安溪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我造的飞机我知道,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安溪柚,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薛部队长您刚才说什么?运—18NB可以运载一辆处在战斗全重状态的T—72主战坦克?”
薛卫东话还没说完,那位来自重装部队的干部便如同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差点儿没从原地蹦起来。
这个消息可太惊人了。
什么是战斗全重状态,通俗来说就是武器装备内满油、满弹、人员齐备。
也就是说,拉出去就能直接上战场了。
能搭载一辆战斗全重状态的主战坦克,那意义可就不是非同凡响那么简单了,而是真的相当巨大。
因为这意味着,陆军,特别是陆军重型装甲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见得到指数级的提高。
以往投送一个重型装甲营可能公路、铁路联动,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千余公里外的指定地域,现如今可能只需不到48个小时便可快速完成部署。
没办法,谁让能够装载战斗全重状态下主战坦克的航空运输平台,几乎可以运送所有陆军主战装备。
关键的问题是T—72坦克的战斗全重有41吨,运—18NB最大运输载荷只有38吨,勉强能够运送一辆88式主战坦克,怎么又一下子提升了3吨多?
与重装部队干部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还有不少,以至于纷纷看向薛卫东,那困惑而差异的目光中仿佛在说,你刚才说的最大载重量到底是放屁呀,还是胡扯?
薛卫东见状笑容不禁更加浓郁,旋即反问:“一款好的的装备,难道就没有点儿性能冗余吗?”
都是当了十几年兵的人,哪里不明白薛卫东的话,就拿最普遍的突击步枪来说吧,在某些士兵手里会被超水平发挥,超越定型时的理论数据,这便是装备的性能冗余。
所以当薛卫东说出这番话时重装部队领导等人即可醒悟过来,下一刻,一个个脸上便不约而同的涨的通红,像是喝醉了酒一样,激动的有些神魂颠倒。
“这么说,运—18NB的最大载重量不止38吨?”其中一位部队干部问。
薛卫东点点头:“影响机体载重上限是机体结构,按照腾飞集团的优化和制造工艺,运—18NB机舱的最大载荷上限是55吨,也就是说下一代主战坦克放进运—18NB的机舱都没问题,毕竟运—18NB的机体结构,尤其是底板的承重力是相当出色的,只是限于种种原因,没办法做进一步的提升罢了……”
薛卫东难得打开话匣子,除非是自己能看对眼儿的东西,很显然运—18NB是他少有能看对路的东西,所以这一说就有些收不住了,竟然给在场的其他部队领导和干部做了一次有关运—18NB的科普。
运—18NB能不能承载战斗全重41吨的T—72主战坦克?当然能,但这样一来运—18NB的航程便下降到2200公里,因为增加的货物载荷都是从载油量上匀过来的。
以此类推,装载55吨同样是没问题,只不过这个状态下,运—18NB的航程几乎为零,也没就有多大意义了。
就别说55吨的最大结构载荷量,就是41吨这个有航程的载重量,其实意义也并不是很大。
2200公里只是单纯的航程,运输机通常执行的是往返任务,中途无法通常无法得到油料补给,如此状况下在去掉备降时的预留燃料等应急措施的话,承载41吨重量的运—18NB最多只能执行800公里左右的往返航程。
800公里,这个距离就有些尴尬了,高速列车一天就能够抵达不说,若是在战时,这个距离往往处在敌方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范围内。
因此实际应用并不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