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舰载机先行:十五号工程,腾飞我的航空时代,安溪柚,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要知道早在永宏厂时,庄建业这批人就承担舰载机的预研工作,下马之后永宏厂陷入困顿,但脱胎永宏厂的腾飞系却意外崛起,重新接下了舰载机的衣钵,之后的歼教—7MAX实际上就可以看做是一款永宏厂舰载机的重生。
之后的真龙系列验证机以及之后成熟的双发的FC—21战斗机则可以看做是腾飞系在舰载机方面由青涩逐渐走向成熟。
正因为如此,随着瓦良格号确定成为国内航母的基准型号,并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技术论证和研究筹备阶段,腾飞系上下心心念念期盼了两代人的舰载机项目也正式由海军提出,并最终得到总部和上级比准,作为航空母舰重要的配套工程得以优先发展。
这要是放在十几年前,舰载机项目只能交给腾飞系,因为当时只有腾飞系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研制经验。
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多用途战斗机概念的兴起,陆基战斗机与舰载战斗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最典型的便是法国的“阵风”系列战斗机,空军的A型与海军的C型都是在“阵风”的基础型号上发展出来的,只不过海军的C型根据舰载机的特点做了些许的增强和适应性改进罢了。
还有美国正在研制的F—35系列战斗机,更是多兵种联合作战飞机概念的集大成者。
而各主要大国纷纷在多用途战斗机概念上如此执着当然是有现实的好处,其中最大的一项便是可以减轻后勤压力,做到海、空军零备件和维修保养的一致性,从而降低后期使用成本。
落实到战机的研制生产端,就是打破固有的海航装备与空军装备的界限,让一些原本成熟的空军作战飞机也有机会通过适应性的改进和调整成为海军舰载机的可能。
就比如说成功航空集团这次用于海军十五号工程招标的备选型号,就是在十号工程基本型基础上升级而来的歼—10J。
相较于歼—10A,歼—10J增大了翼展面积,强化了起落架的强度,设置了尾部阻拦索挂钩,并更新了机载电子设备,同时在机体关键部位选用抗腐蚀材料,从而令整体性能提升一大截。
唯一不足也就是发动机,没办法,歼—10J在如何由陆向海的改进,也摆脱不了单发这个基础结构,而海军对于自己的第一款舰载机明显不想凑合,正因为如此,成功航空集团的歼—10J尽管进入到竞标的最后阶段,但所有人却知道,歼—10J只不过是个陪跑的打酱油型号。
因为海军方面早就明确说了,他们的舰载机必须双发,如此才能保证突发状况下的飞行安全。
正因为如此,海军的十五号工程的招标实际上就是在中国腾飞的FC—21和东北航空工业集团的歼—11改之间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