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二章 兴办工厂任重道远,大宋铁甲军,家家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武笑道:“正南这方法好,方便,快捷,一瞬间就富裕了,可是俗话说的好,不是自己辛苦赚的钱,也拿不住啊。除了年纪大、久病等丧失劳动力的情况,其他的一概不会平白无故的送钱送物。我跟陈县令商议的章程是,年纪六十五以上,无儿女或者儿女没能力赡养的,每年冬夏两次发粮,一次救济一百斤高粱,二十斤小米。”
“先生说的对,发展不是简单的送钱。贫困除了自然条件的原因造成的之外,还有很多的一部分原因是人的思想认识造成的。我昨天去了一户人家,三兄弟都是三四十岁左右的汉子,全是光棍,按说他们这年龄随便干点什么也能混口饭吃,三个人一个比一个懒,拿着饭盆去人家红白喜事办酒的要饭,你说这样的人,你就是给他一百两,他能坚持几天。饭只有自己挣的才香,钱只有自己赚的才能拿好。鳏寡孤独的救济我没意见,只要能发到需要的人手里,花点钱没什么。另外在县城修建一座寄宿制学堂,专门收养孤儿。”柴林说。
朱武说:“哥哥,蒙山本地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本地除了沂蒙黑猪、青山羊之外,本地的黄牛非常不错,个头小,公牛不过八百斤左右,母牛更小六七百斤。不过力气大,耕地拉车都行,能用十几年的时间,很是不错。本地小毛驴更小,三百来斤,干活也不错。”
“牛的潜力有限,一胎只能产一个,而且周期很长,现在按照官府要求,不得随意杀牛,商家一般也不敢冒险,大多是老病牛。驴的特点一样
,跟黄牛一样,发展周期长,单单从本地发展显然是不现实,从外地调运更是难上加难。现有的大牲口进行少量补贴,寻求个长远发展吧。“柴林道。
“也只能如此,大牲口繁殖慢,这是硬伤。柴家庄一带骡马数量暴增,可以在农耕时节组织几千匹,前来耕地,赚取工时费。”朱武说。
“好,明年开春咱们就引导发展。”柴林说。
陈帧嘟囔着从外面进来,显然是被气到了。
柴林问:“陈县令,这是怎么了?”
陈帧苦着脸说:“今天中午,抓了一个欺行霸市的小贩,一千三百斤的胡萝卜,只给了人家十五文钱,没有一丁点的原则。”
柴林笑道:“胡萝卜现在价格不贵,小贩收货价一文钱四斤左右,一千三百斤胡萝卜怎么也得三百文左右。”
“谁说不是呢,今天上午,城南市场,来了一对五十多岁的夫妻,赶着骡车行了几十里地,为了就卖自家的胡萝卜。其实这段时间,因为修路工地开工,白菜萝卜很热销。可是这对夫妻不知道,这个小贩就告诉这对夫妻,说捕快这段时间收缴胡萝卜给工地做伙食,拉走了就不给钱,不仅仅不给钱,拉车的骡子可能还危险了。”陈帧说。
朱武笑道:“这么明显的谎言,这对夫妻信了?”
“信了,因为原本他们对衙门留下就是这种印象。这对夫妻为了骡车的安全,以十五文的价格,把一车胡萝卜一千三百斤卖给了这个小贩。好在马快在那巡逻,及时发现。邓飞让这对夫妻把胡萝卜卖给了工地收菜的后勤,得钱二百九十文。这个小贩让我暂关大牢了,这应该是个惯犯,我本来决定让他去采石场干活半年。可是他家里孩子还小,母亲还年纪大了,所以决定让他在牢里关十天,看看能否教育好他。”陈帧说。
柴林叹了一口气,任重道远啊。山地贫瘠,发展潜力有限。不过人口不少,差不多十五万人,先招募他个万八千的壮丁去养马岛垦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