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不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章 上中下三策,大明建昌侯,一语不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旁旁听了近乎整场的萧敬和李荣,此时也都目瞪口呆,李荣提醒道“建昌伯,此等计……您之前似已用过一次,怕是……”
张延龄笑道“好的计策,不在意是否多用,而且上次不过是为吸引菊潭郡主上钩,跟这次的目的也不相同。”
朱祐樘坐下来,目光热切道“延龄,朕还是要提醒你,你所说的这些……罪行,太过于荒诞,朝中人未必会信,更别说是宁王的人,说你跟李士实有勾连……呵呵。”
张延龄侃侃而谈道“外人检举臣,宁王的人肯定不信,但若是家兄,那事情就不一样。”
“臣回到京师之后,一直有意塑造跟家兄不和的状况,若是臣进一步将他跟长宁伯械斗的案子,判为他充军西北,那他反过头来检举臣,也就顺理成章了。”
别说是朱祐樘,连萧敬和李荣也都震惊不已。
“延龄,你这是有心所用的苦肉计啊。”朱祐樘惊讶道。
“正是如此陛下,其实陛下让臣来处置家兄跟长宁伯械斗的案子,臣本身就在夹缝中不好做人,为了保持秉公断案,臣本来就不能对他有所偏袒,如今恰好碰上了要继续追查宁王私藏军械物资的事,那也就顺带用上了。”张延龄说出了他最近一直跟张鹤龄不和的原因。
这是在做局?
连朱祐樘都不知道。
更别说是李荣、萧敬,或是朝中人,当然张鹤龄自己也被蒙在鼓里。
……
……
朱祐樘道“那你让令兄来检举你,目的是为何?”
张延龄笑着问道“那陛下,您仓促之间要定案,要大事化小,原因又是什么?”
朱祐樘没想到张延龄会反问自己,苦笑了一下,道“乃是因为宁王怎么说也是皇亲国戚,皇亲中有很多人上奏,说是宁王已死,不该再继续牵连,还有就是……查无实证,朕不想因宁王的事而令皇亲出现异心。”
“陛下,其实臣也觉得是如此。”
张延龄又是笑着回道。
朱祐樘没好气道“延龄,你问朕的难处,你还没回答朕。”
张延龄分析道“菊潭郡主不正是因为看到了陛下的难处,才会用出身死这步棋的?她想用自己的死讯,让陛下的难处更甚,让那些皇亲国戚继续为他们说话,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上,再加上陛下要回护看管不利的臣……所以不得不仓促结案?”
“嗯。”尽管朱祐樘不想承认,但他还是点了点头。
“正是因为菊潭郡主想用自己的死,让宁王派系处在被人同情的弱者地位,加上朝廷查无实证,如此才利于朱宸濠袭封宁王爵位,才能重新让宁王派系整合在一起,他们中的人不产生异心,那朝廷更难追查到那批军械物资。”
“嗯。”朱祐樘又点头。
“臣正是要反其道而行之,臣要让自己成为舆论漩涡中人,在家兄检举之后,臣还会做一些假象出来,让此案显得是确凿无疑,臣的确是贪赃枉法了,还贪墨了不少的钱粮回来。”
“啊?”朱祐樘皱起眉头。
“如此一来,臣就是罪臣,臣还会检举,乃是宁王世子朱宸濠与臣暗地里勾连,陛下也可顺理成章将其人拿下。”
“到那时,天下之间谁人还会同情宁王?很多皇亲国戚或许会因为对臣的恨,还会对宁王落井下石,以让臣连带被惩戒,甚至是问死罪,陛下还用再承受任何的舆论压力吗?”
朱祐樘听到这里,人已经站起身来,道“不可!朕不能你身处险地,你可知道……有些事不好挽回的。”
“只要陛下知道臣是无辜的,知道这是个计策便可,其实臣遭受到什么,都无关紧要,最重要的,不是要把案子查清吗?最后案子水落石出,那臣不就洗清了冤屈吗?”
朱祐樘望着张延龄。
显然在张延龄取得军功回到京师之后,他心中难免会对这个小舅子产生质疑,甚至是防备之心。
但现在张延龄拿自己但诱饵,他这个当皇帝的瞬间就觉得自己太小气。
“臣跟宁王世子一并落罪,那宁王世子袭封之事也就无从谈起,菊潭郡主想用自己的死让朱宸濠继位、凝聚宁王派系的阴谋也要告吹,到那时宁王背后的刘养正等人,还不会趁机把宁王的钱粮物资据为己有?”
“臣被问罪,朱宸濠也被问罪,那宁王派系也就是一盘散沙,那时再要追查宁王私藏钱粮的线索,可就不是铁板一块。”
“到时再追踪那些跟宁王派系有关的人,诸如刘养正等人,相信很快就会有线索。”
“此便是臣的上计。”
张延龄终于把自己的计策全盘托出。
朱祐樘仍旧立在那,半天没回话。
半晌之后,他看着一旁的李荣和萧敬道“你们觉得建昌伯的计策如何?”
李荣和萧敬也很为难。
李荣还是硬着头皮道“回陛下,奴婢觉得……建昌伯此计甚妙,只是……建昌伯牺牲也颇大。”
“延龄,你看……”
“陛下,您决定吧,臣其实并没有什么,只是可能会进几天的牢房,臣什么地方都去过,还就是没在牢房里呆过,臣正好去体验一下生活。”张延龄一脸大无畏的精神,笑着回道。
朱祐樘犹豫再三,这才一拍桌子道“延龄你为朝廷做出的牺牲,朕都看在眼里,朕绝对不会让你吃亏,无论此案是否查清,朕都会重赏于你,谁人都不能撼动你在朝中,还有朕心中的地位!”
<scrpt>();</scrp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