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 横扫,大唐不良人,庚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里外,百济都城泗沘城的高大城墙,已经隐隐在望。
不久前才经历过战火,所以泗沘附近的树木早已砍伐一空,不少地方还残留有焦土,一些草丛和泥地里,还能看到隐约的箭簇,一些大石上都有刀劈斧砍的痕迹。
那一战,泗沘城是动用了投石机的。
也不知大唐的将士究竟用了怎样的勇气,才能冒着矢石,完成半个月征服百济这样的壮举。
细细的雨丝飘落,犹如烟雾。
苏大为抹了一把脸上的细密水珠,伸手拍了拍身下的龙子,安抚一下爱骑焦躁的情绪。
刚要和安文生再说点什么,苏庆节一声惊叹,将他和安文生的注意力又吸引过去。
原来阿史那道真已经讲到太宗征高句丽时最紧要的部份。
“援兵即溃,白岩城主孙代音眼见无望,终于举城投降了。不过太宗并没有真的纵兵劫掠,而是用大唐府库里的钱财封赏所有攻城的将士,平息了将士们对财富的渴望,并且将白岩城改名为岩城,命孙代音为岩城刺史。”
苏大为眼露惊讶。
这一点是他没想到的。
他还留意到,左近的苏庆节、娄师德和王孝杰都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若是平常的将令,一怒兴兵,说屠城,便会屠城。
但似太宗这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驾驭住士兵的贪念,来获得政治上的成功,说明太宗的头脑非常清醒。
白岩城屠了容易,但往后其他城,只怕会更加殊死抵抗。
赦免白岩城满城老幼,这是仁。
以府库钱财,代替劫掠之财,赏赐将士,这是信。
任命孙代音为岩城刺史,这是义。
这一手玩出来,除非是狼心狗肺之人,否则绝不会再背叛太宗。
而且,就算孙代音想叛,只怕白岩城的百姓,也必会有人感念太宗的仁德。
再则,附近各城,见到投降不但没有降罪,反而得到封赏,继续得到重用,只怕抵抗的心也会动摇几分。
果然不愧是天可汗,这一手玩得漂亮至极。
哪怕是今天,对苏大为等人来说,也极有借鉴意义。
安文生在一旁叹道:“难怪太宗能得四方之才投奔,恨不能早生几年,随太宗一起征战。”
“老安,你不是说你讨厌官场,不出仕吗?”苏大为白他一眼。
“咳,如果是太宗朝,我愿为国效力。”
“呵呵,有见地。”苏大为向他竖起大拇指。
“你们俩别岔开话题,白岩城之后,唐军如何了?”苏庆节追问。
“兵马在白岩城经过十天的休整后,六月十一,太宗留下一万多人驻守刚攻下来的几座城池,率领五万人,向着辽东最后一座坚城安市城杀了过去。”
咯噔!
所有人心里一动,知道阿史那道真终于说到戏肉了。
都听说昔年太宗征高句丽,惜顿挫于安市。
终不得辽东。
但其中细节如何,还真没多少人清楚。
老一辈都没怎么提这件事,他们这些大唐府兵二代,勋贵二代,自是不知其详。
“六月二十日,大军到达安市,立即对安市发起了猛攻,二十一日,高句丽北部酋长高延寿、高惠真率领十五万援军,也向安市城杀过来。”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五万,对十五万。
还要加上安市城。
这仗,不好打。
“决战之前,太宗与左右众将曾言:若我为高延寿,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与安市城互为犄角,占据要地坚守不出,再派骑兵纵掠唐军粮道。
中策是带着安市的百姓撤离。
下策,是与唐军决战。
我料,高延寿必是要与我军决战。”
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说这话,大家都捧场,要换个人这么说,一定会被怼回去。
人家十五万人,你这才五万人,人家不寻求决战,难道跑来浪费钱粮旅游来的?
“决战之前,太宗又做了几件事,首先是让阿史那社尔,也就是我阿耶率一万突厥骑去引诱高延寿军,交战后便佯败,以轻慢其心。”
说起自家老爷子当年的雄姿,阿史那道真颇有些眉飞色舞之感。
“决战之日,高延寿率十五万大军,列阵四十余里,在唐军前耀武扬武。
太宗心生一计,派一名使者向高延寿表示怯战之意,并说只要两国修好,给大唐一个面子,好方便撤兵,并且不小心透露大唐‘缺粮’的秘密。
高延寿大喜过望,加上前天刚将大唐的突厥骑追砍了数十里,以为唐军真的不敢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