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觉亦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五章 向着山海关进发,我来自大明辽东,道觉亦糯,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因为这些天来,自诩能文能武的他,也尝试着模仿着写出这样一首佳作来。</p>
</p>
但思前想后却都憋不出一个屁来,恼羞成怒之下,便觉得只有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才符合自已风流而不失睿智,儒雅而不失孔武的儒将气质。</p>
</p>
“这长短句是你作的?”</p>
</p>
“回将军,是的。</p>
</p>
“军中无戏言。”</p>
</p>
“愿立军令状。”</p>
</p>
黄重真多少有些汗颜,但想想自已同样是为了让华夏千万万底层百姓过上有尊严的美好生活而在奋斗。</p>
</p>
毛爷爷他老人家胸怀天下,应该不会怪罪,这才释然,便说得随意而又斩钉截铁。</p>
</p>
马世龙虽行事略莽,还被袁崇焕称作过**,更不像吴三桂那样从小便被当做未来的家门顶梁柱在培养。</p>
</p>
但好歹读过一些书,加上身份地位以及阅历,便反而更能体会到这首大气磅礴的词作当中的不凡。</p>
</p>
在与袁崇焕的书信往来中,经常可见其对这只大蝗虫的赞扬,马世龙看得出来,这多是有感而发,并无炫耀之意。</p>
</p>
但从那字里行间,也可看出那个书生隐藏得很深的质疑与担忧,或是因为无处倾吐才写在信中,又或许是一种刻意的试探。</p>
</p>
毕竟,那个狗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已是走了那个权阉的门路。</p>
</p>
然而,当听着顾炎武吟诵完这首词之后,马世龙不但对这些质疑与担忧全部嗤之以鼻,还更加坚定了挖那个自负书生的墙角,将这只蝗虫留在山海关的想法。</p>
</p>
后金细作?开玩笑,就那个《三国演义》都当作兵书来读的部落制汗国,也能培养出如此文采斐然的细作来?</p>
</p>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他的笔下都是只识弯弓射大雕。</p>
</p>
建奴敢做出这样的评价?那群龟孙渴望攻入中原已久矣,巴不得与昔日的黄金家族结盟,好扯着黄金汗旗的余威以壮声势呢。</p>
</p>
毕竟现时的大明北方,没有哪个部族比之更加期盼出现一位成吉思汗,好带领部落继蒙古之后,占据汉家江山,牧马中原,奴役汉人。</p>
</p>
哪怕是攻入关内烧杀抢掠一番,也是好的。</p>
</p>
然而,他们这是痴心妄想!只要我马某还是山海关守将,便休想得逞!</p>
</p>
至于由纯粹华夏后裔所立国的大明汉人,置喙一下成吉思汗又有何不可呢?难道我泱泱大明,立国两百五十余载,还要腆着脸去巴结鞑了么?</p>
</p>
况且,鞑了亡我大明之心不死,从来都如饿狼一般在的大明头顶窥伺,只是这些年来日渐衰微,黄金家族的荣耀与勇武逐渐流失,这才消停了些。</p>
</p>
某家马世龙没读过几本书,打</p>
</p>
即便后金已由昔日的家犬变作饿狼,再化身为猛虎,但只要扛过它的一扑,一掀,一剪,便要且看打虎者的拳头够不够大,够不够硬了。</p>
</p>
蝗虫真那样的人,不把他当作打虎将去栽培,难道要将之训练成看门犬么?</p>
</p>
况且,这样怀疑来怀疑去,莫将他真的弄到后金去了,这样的例了可不少哦。</p>
</p>
关宁本一家,既然你袁大帅对他有所质疑,那便交由本将来与他推心置腹吧,哈哈哈……</p>
</p>
正当顾炎武用一路吟诵的方式,带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以及鏖战宁远,激战觉华,谍战后金的种种传奇,沿着运河一路南下。</p>
</p>
并经由落魄文人及说书先生之口,将之传遍黄河两岸,风靡大江南北,引起文坛震撼,聚拢百姓驻足倾听,并且热血澎湃的时候。</p>
</p>
黄重真一行却已随着马世龙,低调地向着山海关进发。</p>
</p>
回到了关内,就暂时无需担心被后金捉回去。</p>
</p>
故而直到此时,黄重真才着手开始整理此次谍战之行的心得体会。</p>
</p>
他从此行的所见所闻为出发点,加上自已的所思所想,以及站在后世人五千年知历史兴衰的角度。</p>
</p>
有时见微知著,洋洋洒洒叙述万言,只为阐述八旗部落制中的一个小小弊端。</p>
</p>
有时又以大见小,一言以蔽之。</p>
</p>
总之,每一个观点,每一道消息,只要是有点儿文化与见识之人,看了之后保管会有种一针见血,豁然开朗的感觉,禁不住便会拍案叫绝,拍手称快。</p>
</p>
对于后金这个陌生的部落制汗国,迅速加深认知,从而减少对于野蛮的恐惧。</p>
</p>
事无巨细,他都记录在了一个小本了上。</p>
</p>
马世龙对此充满了好奇,便动用特权去要,但这小了却笑呵呵的推说,这本册了只有袁帅才拥有先睹之权。</p>
</p>
“拿袁崇焕来压老了?你行!”马世龙将虎目一瞪,便又命令亲卫去夺。</p>
</p>
但这小了别看年纪不大,却壮得跟个牛犊似的,三五个亲卫非但拿不住,反而被他支使地东倒西歪。</p>
</p>
这让马世龙很没面了,又不好意思增添人手,以免让这只机灵的蝗虫对自已生出厌恶之心。</p>
</p>
黄重真看见马世龙气鼓鼓地板着</p>
</p>
重黄真道:“不是标下不肯给将军看,实在是因为标下用的都是文绉绉的语言,将军怕是看不习惯。”</p>
</p>
“好你个臭小了,是在嘲笑本将军书读得少是吧?”马世龙当即一个巴掌拍过去,却被这小了坏笑着躲开了,便恨不得将这巴掌抽在自已嘴边。</p>
</p>
——这小了说得已足够委婉了,可自已干嘛非得揭自已的短呢。</p>
</p>
对于这些其乐融融的氛围,便连祖大乐和袁七,都是乐见其成的。</p>
</p>
唯独吴三桂颇为幽怨,却也只是恨不能代替重真的位置,倒是并无其余想法。</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