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杨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77章 造点中式厨具,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重生的杨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烈酒下了肚,整个肚子暖和和的,或是歉意和感谢,杨明志连喝三杯,嘴里更是振振有词:“厂长同志,很抱歉不能和您共进晚餐。按照我们中国的传统,我连续喝下三杯酒,以示我的歉意。”
“啊,您不必这么拘礼,在我们俄罗斯就没有这种传统。不过,每个冬季都有酗酒的笨蛋躺在路上睡觉,醉酒中被冻死。或许今年的情况会好很多,联盟的粮食大部分供应军队,实在没余粮酿酒,但愿酒鬼能少很多。”
“但愿如此。”
“可是有酒不喝就太愚蠢了。将军同志,既然是您妻子亲自给你做饭,想必也是最正宗的中餐吧。”
听得尼古拉耶夫斯基如此问,杨明志努力思索,猛地想到这个老家伙曾说过,十多年前新西伯利亚城市还有一些中国商人,城中有一些中餐馆。
“当然是正宗的中餐,用苏联的实在做出最正宗的中国面条。嘿嘿,厨师是中国人,做法也是中国式的,真是最正宗的中餐。”
杨明志故意这么说,引得尼古拉耶夫斯基瞬间提起兴趣,整个人双眼烁烁放光:“是嘛?或许我可以去拜访您。我不得不佩服你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你们的国家并不强盛,做出的餐饮却是不可思议的,或许你们把所有的心思用在做菜了。哦,对不起……对不起,我的话有些不恰当。”
“不碍事。反正七十年后中国又是全世界第一强国。”杨明志压根就没有对尼古拉耶夫斯基的话多想,他喝了酒亦是敢说。
既然说到吃饭的事,杨明志当然不介意请这位对自己帮助巨大的厂长吃顿中国大餐。
请客是必要的,届时杨明志丝毫不介意自己亲自做大厨。
“尊敬的厂长同志,您绝对想不到,其实我的厨艺也是不错的。相比较我的妻子,我的厨艺更佳!”
“哦?!”
“您对我帮助很大,我有理由请您吃一顿家宴。”话赶到这里,杨明志灵机一动,顺理成章的把自己另一个计划和盘托出。“我记得830厂的前身是专职生产家用金属工具的厂子。我想,生产一点厨具也是有能力的?”
“当然!生产一些铁盘、餐刀、餐叉,都是非常容易的。”
“哇!这是太好了。正宗的中餐需要一些正宗的中国式厨具,那些厨具是苏联没有的。如果您为我生产一些,就太好的。”
“当然可以。”
“那好,请您给我纸笔,我就在这里,给您画一下图纸。但愿……但愿您的工人也能像生产冲锋枪那样,以巨大的热情给我……给我生产一些特殊的大铁锅,以及一些蒸汽笼子……”
俄罗斯不曾用蒸汽加工食物,杨明志不知道相关的词汇,只能用“蒸汽”和“笼子”形容蒸笼这种中国炊具。
听着这个,尼古拉耶夫斯基当即费解。
“什么?蒸汽?”
“对,就是用蒸汽来加热食物。”
“蒸汽还能用来加热食物,我……等等!”
尼古拉耶夫斯基仔细思考,终于想到十多年前,他吃过一种特殊的面包。
“尊敬的将军,我年轻时到中餐馆吃过一种不用烤箱加工的面包,那种面包的里面还有一些酱肉,样貌奇怪口味倒是不错。”
“哦,您说的是包子。”
在这里杨明志所说“包子”一词完全是汉语音译,尼古拉耶夫斯基丝毫没有头绪。
“包子就是用蒸汽加热的。”杨明志继续兴奋的说,“中国人不吃烤面包,我们最多吃烤制的饼。我们热衷于用蒸汽加工食物,比如把南俄的大米用蒸汽蒸熟,或是把腌制好的鲜鱼蒸熟,甚至是牛肉羊肉。高温蒸汽可是比开水更热,足足一百五十摄氏度呢?但用蒸汽烹饪需要相应的厨具。您必须明白,中国人加工面食,手法可是多种多样的。”
尼古拉耶夫斯基内心充满了期待,如果能吃上将军做的一顿中式晚宴,那是一种幸运,也是自己长久以来高强度又乏味工作的一种调味剂。
纸和笔都放在杨明志面前,很快的,蒸锅和笼屉的结构图被突击画下来。图纸简陋一些不是问题,杨明志知道工人们照着自己标注的数字参数,参考着粗糙的图,把厨具生产出来不是问题。
“不管是冲压还是焊接,您的工人照着图纸制造就行。终归我需要的是一些特制的锅,您觉得您的人多久能完成?”
“大概一天时间,或者……”尼古拉耶夫斯基想了想,“最多也就是两天时间。看看您的图纸,似乎不是什么困难的操作。”
“那就拜托您了。除此外我还需要一些别的的厨具,似乎830厂曾经有所生产?”
“当然,如果您需要一些餐叉,我们将再度量产。那些模具暂且收起来,我们把模具拿出,即可开始大规模冲压生产。”
“那就再生产一些餐叉餐刀之类的,如果可以再造一些铁盆铁盘”
“好的,您交待的所有任务,我都将完成。”
生产一些餐具,尼古拉耶夫斯基没有丝毫的压力,不过是从仓库里将冲压用的模具拿出来。例如铁锅,它根本就是用冲床一压而就的。
苏联家庭对厨具的需求是有限的,主要源自于他们平日做饭的烹饪方式。
全联盟范围的集体农庄化,使得做饭的工作交给农庄食堂了。至于城市居民,由于人民所分配的房子太小,厨房基本就是几家几户共用。
人民非常热衷于吃面包,所以城市居民就去商店买面包,农村居民就到农庄食堂兑换面包。
轮到人民亲手做菜,不过是把大量的蔬菜土豆扔进一口铁锅里熬煮,以浓汤果腹罢了。
固然沙俄宫廷流传下来许多种俄式大餐,到了平民百姓这里,就着菜汤啃面包,正是最常见的居民写照。
830厂的身前,工厂生产了各类金属工具,其中刀叉这种餐具早已完成了全市家庭的普及,熬汤用铁锅也基本家家户户有一口。
尼古拉耶夫斯基今天接下两个任务,在他看来这些任务都是能够迅速解决的小问题。
最终令他头疼的问题依旧只有一个——如何安稳的完成下个月的两万支冲锋枪任务。
……
夜幕笼罩着整个新西伯利亚,大街之上出现络绎不绝的人群,他们是下班的工人们。
城市有一百五十多万人口,以苏联的标准这就是罕有的大城市。当然以中国的标准,如此人口的城市也不算小了。
即便斯大林格勒激战正酣,也不是所有的苏联工厂是全天候连轴转。最繁忙的是军工厂,其次是皮革纺织类工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