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杨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4章 年轻的卡拉什尼科夫,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重生的杨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卡拉什尼科夫很乐意说明这段日子他的过往。和历史上不太一样,他在1942年初的全面反攻中腿部负伤,尔后送到后方修养。但腿伤不是瞬间就能痊愈,即便伤愈出院了,他还有一段时间不得不走路一瘸一拐的。这一问题,杨明志见到他的第一面就注意到了。
因为腿伤,卡拉什尼科夫想立刻回到部队继续作战这是不可能的。
更糟糕的是,还是腿的问题,他差一点就做不成预备役,所谓除非战争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卡拉什尼科夫才能继续去做坦克兵。
如此遭遇,令他伤愈后的日子一度非常消沉,整个人也被送回老家。
然而他终于有时间好好研读费德洛夫所写的一些轻武器书籍,如获至宝的他更是大胆的直接给费德洛夫写信,后来发展为打电话。
他能直接与费德洛夫长途电话通信,也是哈萨克第一书记很重视这个年轻人的缘故。
毕竟他卡拉什尼科夫可不是默默无闻,他几年前就在军事武器上搞出一些改进,为哈萨克人民涨了颜面。
就在今年夏季,康复不久的他就搞出了一款新式冲锋枪,样枪得到了第一书记的高度赞扬。
其实这里面也是有着浓厚的现实原因。
战争打到现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地区逐渐成了苏联的最大兵源地,数以百万的哈萨克青年走上战场,中亚的几个加盟共和国,征兵行动也全面开始。
整个加盟共和国的所有产业向支持战争倾斜,这时候,一个哈萨克籍贯的有才能的年轻人发明了一款新式冲锋枪,如何不让人兴奋呢?
现在,卡拉什尼科夫当着杨明志的面,说到了自己的一个重大机遇。
原来,虽然研发的新式自动步枪没有得到军方的青睐,至少得到了两个人的重点关注。
一位就是哈萨克的第一书记本人的支持,另一位,就是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院长的布拉贡拉沃夫中将。
费德洛夫是一位泰斗,那么布拉贡拉沃夫就是另一位泰斗。
因战争原因,昔日的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一路搬迁,硬是搬到了中亚地区。可以说现在的欧亚大陆,最安全的地方莫过于中亚。那里是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周围的国家也都是盟友,国际安全形势一片大好。
所以相当多的苏联高级学校,一路搬迁到了中亚、西伯利亚和乌拉尔地区,继续并加速培养军事人才支援战争。
卡拉什尼科夫自豪的透露,他会在1943年春季,被送到目前位于乌兹别克的塔什干的捷尔任斯基炮兵学院学习。
“等我身体完全康复,也要等到明年春季。但愿我在那里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杨明志点点头:“哈萨克还有乌兹别克斯,距离新西伯利亚并不太远。”
“啊?”此言可是令卡拉什尼科夫大跌眼镜,“那可是一千七百公里!”
“这么远吗?”
杨明志使劲敲敲脑袋:“看来我太低估苏联的国土面积了。”
这时,费德洛夫站出来自豪的说:“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有着非凡的才能,但他还需要更多的知识。我想,趁着今天这次机会,他将学到很多。”
“当然,我也愿意教会他更多技能。”
一个念头转瞬即逝,杨明志突然萌生了大胆的想法。
他捏着剃光胡子的下巴,审视着卡拉什尼科夫本人,突然问:“您结束完在莫斯科的事,是否第一时间回哈萨克?”
“当然。除非我还有别的任务,目前是没有任务的。”
“哦?所以您正执行着出差任务?”
“是的。”
杨明志万万没想到,卡拉什尼科夫是有本职工作的,非常有趣的是,他在自己十八岁时曾工作过的拖拉机厂继续上班,无出意外,每天都吃配给粮。本次来莫斯科,工厂方面认定这是一次很关键的出差行动。
对于那个拖拉机厂,负伤归来的卡拉什尼科夫就是响当当的英雄。英雄丝毫没有骄傲自满,反而要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这番雄心壮志如何不得到各方支持呢?
完成任务,卡拉什尼科夫无法在莫斯科长期逗留,他时间有限,衣兜里的资金也有限。
“唉!有些可惜了。”杨明志听完对方的解释,故意露出一副难堪颜色。
“将军同志……您……”
接着,杨明志绷起脸:“难道,您不觉得的接下来的半年,您一门心思去造拖拉机,哪怕是造坦克底盘,只有业余时间研发新枪,难道不是巨大的屈才?”
“这……”卡拉什尼科夫无言以对,“我是很想去炮兵学院的,可是……”
“现在,您面前摆着一个重大机会。”说着,杨明志向前一步走,双眼直勾勾看着这个年轻人。
“机会?什么机会?”
“去新西伯利亚,到苏联科学院,到我的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
“啊?!这……”一时间,卡拉什尼科夫不知所措。
对于杨明志,他也不相信年轻的卡氏会瞬间接受自己抛出的邀请函,便继续说:“您知道我的设计局吗?了解我们的重大成果吗?”
“嗯,我有所了解。大概是一些火箭炮,还有火箭助推榴弹,它们……都是您研发的,中将同志。”
“是的,这只是一部分。现在,我将研发的重点放在新式自动步枪上,我需要大量的有技术的研究员。既然您未来的半年没有重大任务,就请到我的研究所。您看如何?”
“这……”此刻,卡拉什尼科夫已经怦然心动。
他此行来莫斯科的最大任务,就是在老师费德洛夫的陪同下,参观别列科夫同志新枪的靶场实验。
其实卡拉什尼科夫是昨日深夜才下火车,一宿就寄宿在费德洛夫的别墅,等得知斯大林将亲自参与本次靶场实验,激动得整个人几乎失眠。
一场武器实验,居然惊动了斯大林本人,是谁造成这一结果?就是自己面前的同样年轻的别列科夫!
杨明志并不了解卡氏的忐忑,还以为对方皱起的眉头是其非常犹豫的表现。
“好吧,我并不需要您的立即答复。等到今日靶场实验结束后,您看过我研发的枪械的卓越性能,再做打算也不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