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三章:王妃有喜【3k】,回到南明当王爷,鱼窝,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激战完毕,朱琳泽从一片狼藉的战场上找到自己的衣服穿好,整理好仪容后走出马车。
李香君羞愧难当,不肯下车,朱琳泽也就由着李香君呆在车架内。
朱琳泽提好裤子,掀开打开车门下车。这马车是好东西,朱琳泽也坐过这个时代的大明马车,体验并不好,车厢内昏暗压抑,且行驶不平稳,极为颠簸,他在车内都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马车车轮的转动时的阻塞感。
不过今天的这马车朱琳泽明显感觉到车轮要顺滑了许多,朱琳泽好奇地蹲下观察车轮查看其中的精妙之处。
原来这马车的四个车轮上都装了研究所研制的轴承,轴承古已有之,埃及人修金字塔时用滚木运石那就是非常原始的轴承。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将轴承应用于马车上谓之车軎,随后历代不断改进。
至于现代意义上的轴承,则要到工业革命后期才出现,而后再第二次工业革命晚上成熟,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轴承。
研究所根据朱琳泽的图纸倒腾出来的轴承无法和现代轴承向媲美,但要比同时期的轴承要强。
朱琳泽问了下这马车的造价,用普通杉木制成的马车一辆造价都要五百两左右。
朱琳泽却觉得便宜,有利可图,这马车乘坐较为舒适,拿到南京卖给那些缙绅富商,一两千两一辆估计也能轻轻松松地卖出去。
朱琳泽打算将这辆马车带到南京先探探路,看看一辆能拍卖出多少钱。要是利润丰厚,也可以造一些卖给那些人傻钱多的地主老财回血。
巡视完研究所,朱琳泽随即来到吴又可的医学堂。
吴又可在竹堑倒是过的滋润,在教授培训医徒之余,便是著述立作。
尤其是眼镜匠倒腾出简易的显微镜之后,吴又可更是醉心于微观世界。
朱琳泽来到吴又可的办公处,也可以说是吴又可的个人研究室。研究室内摆放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标本,还有几具朱琳泽送给他的礼物人体骨架。
这几副人体骨架很小,高度都在一米五左右,也就说明原主身前的身高在一米五左右,这都是倭人的骨架。
倭人进犯竹堑之时,朱琳泽抓了不少俘虏,这些倭寇都是岛津家的,朱琳泽让岛津家拿钱来赎。结果倭寇小气,只将头目赎回。
那些倭寇雇佣的西洋水手至少可以教朱琳泽的船员操纵软帆船,对朱琳泽有用,因此朱琳泽让那些西洋水手回到了船上教他的船员操船。
至于普通的倭寇俘虏,对朱琳泽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体质弱,受不了高强度作业,不能继续挖矿的倭寇朱琳泽也物尽其用,交给医学堂做小白鼠。
医学堂的医徒们在榨干倭寇身上所有的价值后将他们制成骨架留念,这些倭寇也算是为了人类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微不足道的贡献。
朱琳泽和吴又可也有分歧,吴又可是内科专家,对外科兴趣寥寥,更倾向于培训内科的医徒。
而朱琳泽与吴又可相反,朱琳泽更注重外科,原因也很简单,他需要很多军医医治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对外科医师的需求远大于内科医师。
不过双方最终还是达成了妥协,医学堂内科和外科医师的培训工作齐头并进,各培养一半。
吴又可平时不让别人进她的研究室,不过朱琳泽身份特殊,吴又可的助手见是朱琳泽来医学堂视察,也不敢拦朱琳泽,只是和朱琳泽轻声说了句吴先生平时不喜外人进他的研究室。
朱琳泽走到吴又可的办公桌边上,只见桌子上摆放着一摞手稿,朱琳泽凑近瞅了瞅,发现是《瘟疫论》的手稿。而手稿旁边则摆放着一个简易的显微镜。
朱琳泽不顾吴又可助手的劝阻好奇地摆弄起了显微镜,想知道这个显微镜的放大倍率。
朱琳泽从旁边的绿植上摘下一片叶子挂开,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动作之熟练让吴又可的助手都暗暗称奇诚如先生所言,闽王真乃奇才也,军政商医无一不精,稍微看一看就知道这显微镜如何使用,不似他们这般愚笨,先生教了好几次才弄明白怎么用。
显微镜的成像很模糊,没有聚焦装置,放大倍率也不高,估计只有一百五十多倍的放大倍率。
这个放大倍率和成像质量也只能费劲且勉强地窥伺到细胞的部分面貌。
朱琳泽看了一会儿觉得眼睛累了受不了,便不看了。
“王爷你在看什么?”李香君倒是非常好奇,带着脸上尚未消散的一抹红晕问道。
“你自己看。”朱琳泽让李香君自己看。
李香君学着朱琳泽的样子凑近显微镜,将眼睛套在木筒上,透过镜片观察。
“绿糊糊的有什么好看的。”
李香君毕竟是外行,对此表示费解,觉得没啥好看的。
朱琳泽在吴又可的研究室逛了逛,随即便走出研究室,朝医学堂教学处走去。
只见一个外科医师身上套着白大褂和桐油围裙,脸上带着帕巾,手上捏着柳叶刀在几个医徒的注视下解剖一具猴子的尸体,嘴里嘟囔着“要是上次多抓点倭寇就好了,煤矿上的倭寇都让前几批的学生给解剖完了,一个不剩,现在只能拿猴子充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