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路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山中英魂尽来归,汉室可兴,长歌行路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沮授看了看沉默不语的曹操,从容道:“倬云之计固妙,但兹事体大,须报于袁公决断。”
又迁延几日,沮授军粮越来越紧张,而迟迟难以发现刘备军的破绽,袁绍又派使者追问与刘备谈和情况,沮授只得放弃心中执念,与刘备签订盟约,将所俘其余刘兵放还。
刘备又与沮授商量,派耿奇等带武卫军数百人渡河北至文安,收集刘军战死将士遗体。沮授同意。由于天气炎热,遗体难以保存,许多士兵难辨遗容。耿奇等雇佣周围乡民将遗体就地焚烧,尸骨入土,并收敛数罐骨灰带回。
刘政遗体已难寻到,首级在于夫罗处。在沮授命令下,于夫罗心不甘情不愿地将硝制的首级交还。
刘备对赵云、张飞、典韦、刘猛等人道:“此贼乃匈奴于夫罗,务须牢记!”
诸将皆切齿道:“不敢忘!”
刘备在滹沱河南小设祭,率体将士恭迎将士回乡。军又是一片哀恸,交换回来的一万多将士更是哭声震天。
车辚辚,马萧萧。
数日后,刘备带着众将士回到青州。渡过马颊河后,刘备留太史慈守西平昌,委以北方之事,西平昌、般县、乐陵、厌次四县皆受其节制。历史上太史慈守海昬,刘磐“绝迹不复为寇”,刘备用太史慈为守,希望太史慈能顶住袁兵在平原的攻势。原来是袁谭在平原为患,后又审配相助,现在袁谭兵败被俘,不知袁绍还放不放他继续领兵于平原。命抚军中郎将沐并屯驻济南,率豫州兵两军及公孙犊等兵两万人于河济之间屯田,并为太史慈后备。郭贡的近万豫州兵虽然是经过精选过的,但毕竟经历战事较少,战力逊于他军。
刘备带着赵云、典韦、刘猛三军及兖州兵继续南行。战死士兵并非出身于黄巾,有数只军队都是青州大姓部曲编练而成,如叶献部,乃以漯阴大姓叶家部曲为主干,叶家族长叶献为军司马。文安一战,只叶献寥寥数十人生还,数百人战没,数百人不知所踪。漯阴乃刘备龙兴之地,从军者极多,凶闻至漯阴,城里一片哭声,半城缟素。
刘备率军到达济南国东平陵。
整个青州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田豫率五万人北上,生还者一万五六千,战死者一万多人,其余逃散,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回来了。青州一共才多少人?
此次惨败,看起来只是个数字,但后遗症才慢慢显现。
首先是民心惶惶,谣传袁绍将带二十万大军南下攻击青州,所到处鸡犬不留。
其次,官府权威下降,盗贼泛起,有贼名赤狼的率数百人袭击北海国夷安县,居然被他得手,县令被杀,县衙被烧。赤狼集众三千人,西上,兵锋直指剧县、临甾。刘备回青州后,闻讯大怒,派张飞驰赴之。张飞刚出发,刘备就接到消息,北海相第五巡集合郡兵数百人,直前迎击,在途中设伏,大破赤狼。赤狼仅以身免,逃入高密,为县令率县兵擒杀。刘备召回张飞,面露思索,第五巡处于被架空的地位,无兵无权,竟能说动郡里出兵,也算是有能耐的,他敢冒刘备之忌,率兵出战,这是在表明投效之意么?若真如此,刘备又何必拒其于门外?
第三,刘备此前接连胜利时,大姓、望族皆不出声,今刘备惨败,他们以一些名士为喉舌,纷纷出来向州府献谏言,指责刘备穷兵黩武,大不利于青州,并指责济南相田豫才疏学浅,致使军败,应当斩之以谢士民。泰山太守应劭、乐安相杨适等虽未明确反对,也没说服这些反对意见,只是不疼不痒地为刘备辩解几句,毫无效果。只有齐相任旐、东莱太守诸葛玄大声驳斥,但难敌士林人多口杂。那些年轻英发的官员也一并遭到批评。别驾孙嵩被搞得焦头烂额。
兖州吕布,徐州陶谦,荆州刘表,扬州袁术,皆有异动。
然而,对这次大败,刘备却没有丝毫遮掩,在东平陵大祭阵亡将士,亲自抬棺送刘政等入土,葬于城外英烈山上,在“英烈祠”内勒石记载刘政、留孝等人生平事迹。此祠乃是初定济南后,刘备命简雍所建造。
安顿好阵亡将士抚恤事宜后,刘备向朝廷起草表书,并在青州公示,表中自劾败军之罪,自请去除青州牧之职,仅保留镇东将军之衔。至于田豫、张飞等,功过相抵,保持原任。
徐庶在长安接到刘备派人快马送来的表书后,赞道:“真英主也!”对陈到、费通等人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幽州之败,虽令人悲痛,然亦非无好处。”派人送拜帖于贾诩等,准备就刘备信中所言之事再做沟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