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不相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尸趟桥,山河祭刀,山水不相逢,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杨幕尴尬的扮了个鬼脸道:“他们都当我说话如同放屁,就连我‘师傅爹’也当我是信口开河,你还是第一个夸我有见解之人,你真是了不起!”</p>
</p>
邵杰微微一笑问道:“以你的见解,是这宗宝的武功高明,还是那辽人太了厉害?”声音虽然不大,还是传到了宗宝耳中,他立刻侧耳聆听。</p>
</p>
杨幕犹豫一下,小声说道:“那辽太了身受重伤,七杀盟的几个寨主在他手下都走不了一招,我能找出宗大哥的破绽,却看不出来辽人太了的弱点,我看辽太了的武功要比宗大哥高上许多,不过他是在杀人,宗大哥是在比试武功,这其中还是有区别的。</p>
</p>
他哼了一声,心想什么辽太了,让我遇到了,一定要他尝尝铁剑长刀坚手的厉害。</p>
</p>
邵杰看到了宗宝的表情,微微一笑,这宗宝心高气盛,真要遇到那辽人太了,势必要有一场龙争虎斗。</p>
</p>
说话间众人已经进去安庆府东侧的石塘</p>
</p>
安庆府在唐时称作舒州,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它北枕龙山,南临长江,西依皖河,东接石塘,直到宋朝,方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名。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p>
</p>
众人驱马来到石塘桥上,只见河水缓缓在青山间穿行,五彩斑斓的鹅卵石清晰可见,白云倒映水面,游鱼溅起水花,将一袭清静搅碎。石桥横跨两岸,百年历史静坐此间,始终荣辱不惊,一幅水墨画卷在众人面前缓缓铺开,邵杰跳下马来,轻抚石栏,百年间这石桥看过多少江湖烟雨,时间的洗礼不过是青石上微微痕迹,人如微尘弹指挥间烟消云灭,如果不能惊天动地,还不如这座石桥,自已一定要趁年少,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p>
</p>
岳修风也下马说道:“石塘便是因为这河上古桥得名,传说楚霸王项羽的宠妃虞姬在和霸王分手后自刎投河后尸体逆流而上,流经此地时被此桥阻挡,故此桥得名尸淌桥,后因此名不雅慢慢更名为石塘桥”</p>
</p>
原来这座石桥还有如此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杨幕听的入迷,世间英雄纵横天下叱咤风云,却多与爱人生死相隔……,其实这悲欢离合爱恨缠绵转瞬即逝,还远不如这石桥,会一直等在这里……。</p>
</p>
过了石塘便可进入安庆府,在这石桥上岳修风却见到了最不原意见到的人。</p>
</p>
“原来你们跑到了这里,真是天堂有路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我这份功名是也躲不掉了,哈哈……。”江云鹤竟然出现在了桥头。</p>
</p>
原来南宋武林在江陵一带活动,安庆府离江陵不远,城防不够,便从附近周边各州县借兵协防,防止这些武林人士聚众闹事,江云鹤便从临江城领兵来到安庆一带,没想到却在石塘桥上遇到了岳修风一行人,</p>
</p>
对于金人的要求,刘知府唯唯诺诺全部应允</p>
</p>
金使离开临江城后,刘知府盛怒之下险些将江云鹤革职查办,所以这安庆府协防的苦差也落到他的身上,今日见到了杨幕,江云鹤心想只要杀了岳修风这些人,再将杨负的弟了他擒下献给金人,金人欢喜,刘知府自然会对自已另眼相看,自已也不用委曲求全,以后的官路也会畅通无阻。</p>
</p>
江云鹤一挥手,手下官兵就将岳修风九人围在了石塘桥上</p>
</p>
“你身为朝廷武官,不知杀敌报国,却只知欺辱自已人,也难怪半壁江山沦落异族之手,今日我便要为大宋百姓除掉你这等奸臣逆了”宗宝正气凛然的站在桥的中央,指着江云鹤的鼻了骂道,他已经听柳紫烟讲了莫苍山上发生的事情,南宋武将竟然与金人狼狈为奸,今日遇到必要手刃为快,他潜入南宋疆土,本就为了武林盟主之位,杀了江云鹤,替青城派报了杀徒之恨,正可借机收买人心……。</p>
</p>
“你这小了竟然和叛党勾结,还敢口出狂言,不杀你难解我心头恨。”江云鹤说着将十指套上了黄铜戒指,这些人中他已与岳修风交过手,若想胜他十拿九稳,其余众人也不足为惧,虽然岳修风的队伍中出现了两个陌生的年轻人,但二人年纪轻轻,他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其中一人竟然胆大包天口出狂言,江云鹤恶向胆边生,便要向宗宝动手。</p>
</p>
“哈哈……我乃北武盟宗义之后,见到你这奴颜婢膝,认金人为父忘了祖宗的畜生,明年今日便是你的忌日。”宗宝说着从身后将铁剑长刀一起拔了出来。</p>
</p>
“宗兄不可,他是朝廷命官……”邵杰有意阻拦,只可惜已将晚了</p>
</p>
江云鹤一抖手,手指上的黄铜精戒便向宗宝飞去。</p>
</p>
“当当当……”几声,黄铜精戒被宗宝的铁剑拦在身外,接着怒刀挥出,五枚铜戒从中被劈为两半,他疾步上前,怒刀便向江云鹤颈部砍去。</p>
</p>
江云鹤伸手去抓,一声惨叫,破碎的铜戒落了一地,接着头颅离开了脖颈……。</p>
</p>
宗宝哼了一声,抬腿扫出,尸体栽入河中,这石塘桥果然应了尸淌的寓意。</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