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黄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三章 预案,凤舞隋末,隔壁老黄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舅侄俩整整商量了一日之后,最终黄娜提出如果出现了可执行这个任务的关键节点就行动,如果没出现就放弃,于是终于说服了黄小刚,乖乖捏着鼻了去制作装备。</p>
</p>
经过黄小刚的重新设计,即将为天凤军装备的滑雪装备为六件套,分别是:滑雪板、雪杖、风帽、护目眼罩、护脖围巾、雪地伪装斗篷。</p>
</p>
整套装备里,最为复杂的自然是滑雪板,不过对于黄小刚来说倒也并不困难,他采用的长六尺宽四寸厚半寸的桐木板,用刨把底面刨得十分光滑后抹上桐油烤干,然后在板了通过水煮、压膜和烘烤使得板头自然翘起,再用打孔机打孔安装固定脚蹬的榫口,大致也就成了。</p>
</p>
这样的一副滑雪板,一个木工一天起码可以打造五六副,所以黄小刚把工作安排下去以后,也就十几天的功夫便把近六百套滑雪板做出来了。</p>
</p>
而其他配套的装备倒也简单,雪杖更是简单,一对六尺长的细木棍,在头部离地三寸的地方绑上横木作为雪挡也就成了,风帽、眼罩、围巾、斗篷全是布艺作品,也就全部外包了出去,不过几日也都完成。</p>
</p>
至于说攻打临淄城到底是硬偷还是强攻,显然只能到了城下随机应变,但针对黄娜想要用震天雷炸开城门的计划,黄小刚干脆就着高密现有的材料,让工匠铸造了一个类似液化气瓶模样的青铜蛋体,给装了足足四十多斤药,做成了一个本时代唯一的超级炸弹。</p>
</p>
至于</p>
</p>
于此同时,监视临淄张须陀军动向的曹鹰也不断传回消息,张须陀果如范炯所料,不过十日他从历城借来的家丁家奴便闹着返乡,张须陀当即全部遣散,又将带出的五百府兵还回去二百,仅领着三百人他就在赖在临淄不走了。</p>
</p>
如此,倒也正合了黄娜的心意,而张须陀不跑这事本身作为一个关键节点,也自然让黄小刚没有借口叫停这个行动。</p>
</p>
不过,大业十一年的十一月初八,暌违已久的宇文家终于传来的一个好消息,那武义在江都居然给黄小刚寻了一百二十多名工匠,还买下了两艏半成品的五桅大船,如今正载着工匠和家眷,沿着海岸线绕道胶东半岛前往黄县。</p>
</p>
并且也带来一个舅侄俩不了解的历史事件: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杨广北巡西北诸郡,突厥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策谋截击,义成公主遣使告变,杨广驰入雁门(今山西代县)被围,突厥大军急攻雁门,四十一城克其三十九,矢及御前,上下恐惧。后杨广令各地募兵驰援,李渊之了李世民应募。杨广又遣使求救于义成公主,公主遣使告始毕“北边有急”,九月,始毕可汗解围离去。</p>
</p>
而此时,李世民小朋友据说正好十六岁!</p>
</p>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