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虞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97、第九十七章 领意图鸿雁传书信,明心志良禽择佳木,长姐威武(重生),倾虞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就是有,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愣说没有······
其实太后娘娘一开始提起张裕洲的时候,武善心里或多或少还是期待了一下的,但眼看不能成,退而求其次,能把武淑宣来行宫抬抬身份那也是聊胜于无。
安慰着自己,小心答话,稍晚时,太后的懿旨就发出去了。
但——也没忘了张裕洲,太后娘娘特派了个小太监给武善,专使于快马来回,两夫妻传信诉情。
这可算得是仁至义尽了,武善领旨谢恩。
回到寝宫一想,张裕洲恨不能连他自己的醋都要吃的,太后恩赏,他可别误会了才好······
既然人都派来了,不用也是浪费,武善赶紧铺纸写信。
——“本来不是我起意求着太后,想叫二妹妹来的。是太后体察下情,原本确实是想让咱们夫妻团圆宣你来,但因你要修书,自然是差事要紧······”
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拉拉杂杂写了一大通,自觉是十分周到严谨,没有张世子什么发作的空间了,叫来小太监,封好劳他送走了。
她觉得自个儿写得挺好,反应也算及时,还挺满意的。
却没想到——这么样小心解释,透露出了一种生分来,张裕洲收到来信先是一喜,拆开一看,那点儿喜意就化成了委屈了。
赶紧给再回一封,“身不能至自然令我怅然,但你我夫妻,何必如此严肃奏对。听说行宫风景卓然,我既不能往,有劳元娘替我描绘一番也是好的,你纵不说,难道我还会猜忌你不成?”
武善收到了回信一看,心说“那可不一定啊!”
你那思路老是异于常人的······
虽说腹诽不止,到底也算是听进去了。也知道张裕洲是有意引导,夫妻间本就该有一说一,彼此磨合,武善从善如流,再写这封就尽是闲话了。
什么“昨日小径见一蟾蜍,想来家中应是常有下人及时驱赶扑捉,我平生竟从没见过此物——一见之下实在是外表可怖,回来后,思之令我彻夜无眠”;什么“行宫中多芙蕖,见之则暑气亦去两分,使人神清气爽,有宫人泛舟湖上采莲以供各宫,我见这倒是个好差事”。
“尝闻辛夷花有喻情之用,元稹有,‘折枝为赠君莫惜’一句。我今随信藏玉兰数朵——愿君莫惜,置于案头,拟作妾于身侧添香,聊解相思。”
这还不算——武善是个认真的人,凡事要办就要往极致了办,就算是调/情,也不能随意对待。
又费功夫,从戴着的花丝香囊镯子里取出那名为“木兰”的随身香丸来,燃之薰染信纸,连带着三五张自己闲来所绘的园景,一口气儿送回去了。
这下子可不得了!收到了信的张世子一字一句看下来,连心都化了,恨不能连差事都不要了,直奔巩华城行宫而去才可真正一解相思!
一封不长的信看了四五回,提笔欲回之时,当真是路遥望眼欲穿,纸短难诉情长!一时竟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了。
便索性先将笔搁下,把那封似有似无泛香的信珍而重之地折好,放在枕边;随信的画贴的哪屋都是,玉兰更是内外书房各摆一朵。
家里布置了一番还不算,连办公的案牍也要放上一朵白玉兰,一同修书的王翰林见了,打趣道:“裕洲不愧是世家公子啊?跟我们这些糙人就是不一样,你们瞧瞧?”
修书枯燥,王翰林这一招呼,一时满屋子的人都本着凑凑热闹的心围了过来了。
张裕洲也不显慌乱,拱了一圈儿手,气定神闲道:“诸公,须知‘不待群芳应有意,等闲桃李即争红。’——修书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却要动心忍性,远离嚣世,我等正应效仿辛夷花,不争春色盎然,其余人桃李争艳亦视为等闲才是啊!”
诸公被他忽悠的,皆点头如捣蒜,抚掌曰,“大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