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铁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章 经济危机,大英公务员,青山铁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得不说,原来英国仰仗着广大的殖民地,日子过的实在是太好了。

就拿农业来说,英国的农业基础在全世界范围不能说差,但也称不上特别优良。

欧洲的农业强国底子最好的是法国,法国的农业基础好到,在一战时期北法焦土一片,却从来没诞生过粮食危机,相反德国开战一年就出现了粮食短缺。

而英国在殖民时代,一个普通英国人的肉食消耗,超过包括但不限于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百分之一百五到百分之三百,虽然只有一个小小的海峡,但几乎就是两个世界。

这还是建立在英国没怎么开发殖民地,进行很低层次的掠夺原材料基础上。

到了现在,英属印度已经独立,艾伦威尔逊指挥着海外殖民地专员,通过海外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框架,才头一次认真思考怎么开发殖民地。

其实也谈不上开发,无非就是一些地产项目,但就算是这些很低层次的开发,英国在很多殖民地都从来没做过,算一算连英属印度的地位,独立之后都可以在整个亚洲称王称霸,结果一看工业指标也很拉胯,完全是因为亚洲其他国家太差了。

在殖民地进行初步开发,就是为了让英国增加对抗战后恢复欧洲的筹码。

而马来亚殖民地的作用,就是帮助英国本土完成这个目标。艾伦威尔逊说让马来亚殖民地代替英属印度的角色也不能说错,不但代替,而且代替的相当好。

除了没法像是英属印度碰到战争,能让英国喊着印度人的血不流干之前决不投降。其他方面都可以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殖民地只有进行必要的建设,才能起到转嫁危机的作用。

要是一点不开发的话,完全一副原始人的做派,就谈不上什么市场。

而在必要建设这个过程中,带来的需求就会让马来亚殖民地收益。

到目前为止,英属殖民地互相之间的经贸联系,其实比二战之前还要更强。殖民地减少,也迫使各地的殖民地专员,听着他们的常务副秘书长的指示,开始用心在殖民时代的余辉中努力工作。

各殖民地的专员可以说是百年来,对殖民地经营最为上心的一批人。

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需求一旦出现,发家致富的手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一个非洲的原始人从来没吃过糖,自然就没有需求,你先让她吃一块糖。需求不就有了的么?

有市场才能挥动工农剪刀差,不然的话,哪怕艾伦威尔逊对苏联体制的国家,自我剥削的手段有所了解,他也不能对着吃饱了不饿的原始部落转嫁危机。

所以英属非洲的地产兴邦战略,启动的时间要比马来亚殖民地早。

本质上现在的英国就如同一个三级火箭,目前还保存的英属非洲殖民地开发一点,就会让马来亚殖民地提高一个台阶,最终还会助力英国本土的发展。

工农业剪刀差这种手段英国当然也会,只不过真把这种手段玩出另外一个层次的,还是在帝俄废墟上重新建立的苏联。

英国因为本土体量不大,英属印度没独立之前,要人有人要地有地,不用用力过猛就足以让本土过上很好的生活,随便使点手段刮地皮,都不用太掩饰就能财源滚滚。

而苏联没这个条件,工农业剪刀差在苏联手中,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层次的了。

别看苏联创造出来工农业剪刀差的词汇,用来抨击自由世界,自己用起来比自由世界都熟练,如果说英国这种殖民国家是一个幼儿园水平,苏联完全是是教授级别,甚至还形成了理论。

农业既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又是工业发展的绝对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支撑,工业化就不可能成功。

由于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机器、农药、良种、劳动力等的增加,使得农产品成本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得比农业快得多。使工业产品的成本无论在绝对量上,还是相对量上,都在下降。这样用价格指数计算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的幅度又要打一个折扣。

艾伦威尔逊只不过是用苏联公开抨击自由世界的理论作为指导,通过自己领导海外资产管理委员会的框架,让其他殖民地专员这么干。

现在的结果已经非常明显了,苏联人的理论,还真特么的好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绝世战神

醉清风

我的投资时代

桥上风景独好

美女总裁的超级高手

伊秋枫

开局就杀了曹操

墨守白

杨潇唐沐雪大结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