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章龙蛇纵在没泥途,截教格物志,凌云山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采购部刘经理收到吕总的通知,很快就安排车辆把石头运上山门旧址,还安排了上百位妇女把一块块石头洗刷干净,洗下来的泥水则按长青道长的要求用一个个木桶收集起来运上山顶观院里。
规划部闻经理组织工匠先在地上将石头拼成山门形状,山门整体形状基本拼了出来,只是有些石头被敲打过,石头和石头之间坑坑洼洼的,无法完全对齐。
另外令人头大的就是,石头虽然已经洗干净了,但只要站在旁边,就总会觉得石头缝里都还有猪粪的臭味,哪怕是不知道旧事的人,都会感觉,对,是感觉,而不是闻到猪粪的味道。
围着平躺在地上的山门转了几圈,设备部韩经理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子。
“我家有祖传的神石液,还剩下一些,可以将这些石头粘起来,恢复原样没有问题,只是这些石头如果不净化一下,再开个光,就算没有臭味了,也会影响香客的感观。”
“没有谁会喜欢从猪粪下面经过吧,而且没有开过光的山门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门,没有任何特殊的效果。”
耳朵贼尖的长青道长笑嘻嘻的过来对老韩作了个稽:“无上天尊,韩居士可愿意将配方贡献出来造福天下民众?”
韩经理是村里难得的老实人:“长青道长,您说笑了,我家有的就是观里有的,您想要的话我马上写给您。”
“说笑了,贫道岂是这种贪他人之物的人,韩居士不用把原方给我,你可否将方子改下,把材料都换成现在找得到的常用材料,这样凡间才用得上。”
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长青科学家将老韩写的配方敲成专利文稿,村里的老人要是都象老韩这样实诚就好了,自己连材料替换都不用做。
老韩全调整好了,还当场调试出了样品,轻轻松松的就将两块普通石头粘在一起,怎么砸都不会再分开。
不到一个小时,两个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快速粘合石材的粘结材料》和《一种用于修旧如旧的古建筑石材修复材料》新鲜出炉,当然,长青科学家还是很有职业道德的把老韩的名字放在发明者的第一位,自己则名列第二位。
将专利发给燕京的朋友,长青道长沐浴换上道袍,将五块水令牌一一放在额头,消化了令牌传来的使用口诀,就开始上网搜寻祭雨的仪式。
没办法,现在观里就自己一个从未办过法事的小道士,村长他们虽然都自称有传承下来的绝技,可都说法事就是观主一系的独家传承。
“我们一个村总共就一百零八户,有一户会法事就已经够多了,一天一家一年还能轮上三回。”不用问,这就是村长的原话。
至于吕叔就更气人了:“我一个负责审批法事手续的领导,还需要懂怎么做法事吗?但我告诉你,我观摩过的法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场,你别想随便跳个舞抖两下就把我给糊弄了过去。”
“就你师父以前办的那几场法事,那就法事吗,连跳大神都不如,最起码人家跳大神比你师父跳得热闹得多,还够劲,一想起来我就生气。”
不过吕叔不是只有口气牛,做事也确实够硬气,碧游宫复建工作还没开始,他已经帮忙申请到了500万文物修复补贴,只要碧游宫复建工作真正开始启动,完成一部分就补贴一部分,上不封顶。
但这文物修复补贴的要求也不低,不但要求修旧如旧,对旧料使用占比、恢复工艺也都有很明确的要求。
所以上次吕叔才会坚持复建山门一定要把原来的石材弄回来,不允许用新材料,按照他的说法:“你连门面都是用现代工艺、现代材料来做的话,我哪还有脸去和那些老头吹我这是全国最古老的道观?”
穿着道袍,挑着空担来到村口新居,长青道长轻轻松松化到满满两筐食材,心中不由暗松一口气,终于不用再被那只鹤那只猴投食了。
踱着方步来到村长暂居的小院,长青董事长大喊一声:“花婶,通知全部干部开会。”
“紧急通知,紧急通知,长青董事长召开全体干部会议,马上到村长办公室开会......”花婶的大嗓门马上响彻全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