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的命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0章 忠心耿耿群臣相 (第一更,求订阅),这个大明太凶猛,无语的命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自己都这么狠了!</p>
对其它人当然更狠。</p>
几乎是在朱国强前脚刚离开济南,不,奉天府,那边德王请求移藩的折子就交到了朝廷!</p>
一时间举国皆惊,毕竟,德藩那可是帝藩,德王是陛下的亲爹。</p>
结果,现在连亲爹都要移国到海外去了。</p>
况且是在陛下前脚刚离开,然后德王就上了折子,其中深意,自然是不言自明,德王是不是自己愿意去的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德王的奏折无疑是在告诉世人——大明的藩王们,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移国。</p>
不论你是否愿意。</p>
奏折一到,朝野震惊。</p>
震惊之余,多位朝臣纷纷上书劝阻,请求陛下三思,许德藩缓行。</p>
待朱国强返回南京后,在例行的朝会中,奉天殿中,朝会上自然离不开这个话题。</p>
宋学朱等内阁大臣心情却是复杂的很,尽管移藩海外是解决皇族宗室开销的最佳选择,这一办法不仅可以解决一直困扰着朝廷两百年的历史遗留大问题,而且还能解决“藩室不稳”的局面。</p>
总之对朝廷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要是说有什么害的话,就是从此之后,大明绝对不可能再出什么权臣,更不可能出乱臣,毕竟,海外可是有那么多封国在,朝廷出权臣,乱臣的话,那些手握重兵的诸侯可绝对是有能力“清君侧”的。当然,他们中间绝对不会再有燕王第二,毕竟他们远离中原本土,除非是几十个诸侯共同起兵“拱卫帝室”,否则一两国绝对成不了大事。</p>
好处是不少,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个好处。</p>
但是问题是,德藩不一样啊,这是帝藩,现在的德王是陛下他爹。从孝道上来说,绝对不能让德王朱由枢去海外。</p>
“孤无罪何故封万里之外。”</p>
普通的藩王都能这么说,况且是皇帝他爹!</p>
那有当儿子的把爹送到海外万里之外的?</p>
陛下是怎么想的?</p>
其实在陛下来的路上,宋学朱等内阁大臣们就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毕竟,这个问题皇帝在此之前,并没有和他们通过气。</p>
万一要是陛下只是想借德王的奏折,逼那些还没什么动静的藩王们上奏折移国呢?</p>
“这事兴许只是演给世人看的。”</p>
当大臣的自然要为君父分忧,绝对不能坐视君父沦为不孝吧!</p>
于是朝会当天,德藩的奏折一出,立即就有很多大臣站出来的进行反对,他们倒没有说什么“移藩”涉及十几万宗室。</p>
说实话,对于大明的文官来说,他们眼里从来就没有什么宗室,那怕就是现在,在陛下口口声声说着什么“恢复高皇帝祖制”的时候,他们也没把宗室放到眼里,过去没拿正眼瞧宗室,现在更不会。</p>
宗室的死活,于他们有何关系。</p>
他们说的不是宗室,而是“孝道”。</p>
德藩移国,你们一个个的起什么哄啊!</p>
至少有那么一瞬间,朱国强没想到大臣们会反应这么强烈。</p>
“启奏陛下,臣以为德王移藩此举不妥,分封藩王制是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制,而陛下念亲亲之谊赐土于藩王为诸侯,实在是恩重如山,但今德王为陛下之父,德王年迈,不可远行是为一,二,陛下为人子,焉能放父远行海外……”</p>
这边的话声刚落,那边又有人出班道:</p>
“启奏陛下,臣也以为不妥!德王年迈,理应于大明安享晚年!”</p>
“臣附议!”</p>
“臣附议!”</p>
一大群文官跳了出来,义正言辞的反对,几乎没有什么官员持以观望态度,毕竟,大明是以孝治天下,有些话,他们必须要说出来。况且,他们觉得自己说的肯定是陛下的心里话啊!</p>
其实,陛下也就是想借德王的奏折,逼一逼各藩而已。</p>
但是他们显然打错的算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