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子在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08【造物主的心态】求订阅,重回1986,汪公子在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个叫李燕歌的年轻人还真厉害啊,才二十岁就获得了国外的大奖,我记得前不久好像在人民日报看到了这个名字,是不是就是这个人?”
“就是他,只是我记得不是说什么奥什么卡的奖吗?怎么现在成了这个大卫奖。”
“你没看下面的内容吗?这个李燕歌一共获得了四个奖项提名,现在才第一个,后面还有三个呢!”
“不会吧?这么多?那什么奥卡的是什么时候?”
“土鳖了不是,那个叫奥斯卡奖!报纸上说是三月份,还有一个法国的凯撒奖,之后就是一个欧洲电影奖。”
“电影奖?他不是作曲家吗?”
“电影作曲呗,你看电影的时候,难道没听到里面还有歌的?”
“哦哦,这个我知道,《小花》里的绒花,我以前最喜欢听这首歌的了。”
随着《新华日报》将李燕歌获奖的消息刊登在报纸上以后,北京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讨论李燕歌的话题。
或许是因为改革开放这些年,随着外来的资本进入国内,大量的港台电影电视,欧美的电影电视,让大家看到了与国外经济上的强烈差距后,许多人心里都升起了一丝无助。
根据后世公布出的数据,1991年,全国人民的平均收入和美国相差了足足七十倍!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大家一听到有亲朋好友,或者是听一些人,说某某出国的消息后,大家的脸上都会不由自主的流露出羡慕的表情了。
实在是因为国外的钱太好挣了!
同样的活,工资却差了七十倍。
只要在国外省吃俭用个几年,回国以后立马就能成万元户,十万元户!
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的经济上的差距,导致大家看到有国人在海外获得了某个大奖以后,会升起与有荣焉的心态。
而随着新华日报在全国的逐步发行,也是渐渐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国内出了一个很优秀的年轻作曲家李燕歌。
……
三月初。
从意大利回了北京后,见四合院内空空如也,程芍君还逗留在蓉城没回来,李燕歌也是打了个电话过去,催促程芍君抓紧动身来北京,再过十几天,三月十六日,就是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典礼,他们提提前一周过去做准备。
“李燕歌,这次你无论如何都得答应!”唐主任一脸认真地说道。
李燕歌哭笑不得的跟唐主任说道:“这…主任,不是我想演讲,只是我这真没时间,你也知道十六号就是奥斯卡奖了,本来我是准备跟剧组一块飞美国的,只是我还有点事情得先回来一趟。”
他这前脚刚回学校,准备找刘芳芳聊一聊“女子十二乐坊”未来去曰本演出的事情,就被闻讯而来的唐主任给抓了个正着。
“演讲才多久的功夫,三十分钟就行了。”
“不是时间的问题。”李燕歌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唐主任,这次我从美国回来后,肯定给同学们做个演讲!”
“从美国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