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白衣铁甲
琴扶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白衣铁甲,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琴扶苏,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虞自太.祖驱逐北狄,定都坪都已有近一百年,谢如琢不知当年北狄人是如何仓皇逃离繁华盛京回到苦寒北原的,他只知道他已是第二次从宣化门夺命奔逃,带着一大帮宗亲官员,捎上能带走的一应值钱之物,锦衣卫在前,三大营殿后,弃城而去。
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当亡国之君,还是在登基第一天。
更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当两次亡国之君。
谢如琢也不想刚活过来就做这般窝囊耻辱之事,但为了不至于刚活过来就又死了,他还是得逃命。
这年是禧宁二十三年。
二十三年前,一群文官用惨痛代价平息阉党之祸,扶藩王之子登基。
谢如琢的父皇刚登基时尚令人满意,但他从小没学着怎么做皇帝,倒是把如何做一个靠朝廷养活的闲散藩王学得炉火纯青,几年后便厌倦了治国理政的日子,只愿躲在后宫玩乐。
因阉党之祸而元气大伤的朝廷愈发混乱不堪,去年淮西与淮东布政使司大旱,秦州流匪率先作乱,随后各州流匪四起。
朝廷任上护军许自慎为江北总督,前去平乱,然而国库亏空,江北军去年冬天的粮饷都没领到。
今年二月,许自慎在不知道第几次上疏无果后,反了。
各地卫所军连流匪都对付不了,更对付不了当世名将许自慎,不消一月,江北全线溃败,许自慎挥师北上,攻破冀南,踏入冀北,兵临都城。
而放眼天下,江南、蜀中、岭南不是藩王自立便是流寇称王,已然呈群雄割据之势,大虞除了北方边塞,没有一处还是属于他这个皇帝的。
朝廷没钱没兵,内里几近腐烂成空,重活一世,谢如琢能选择的也只有北迁逃命,积聚实力再南下复国。
八九月之交的夜晚,风已清凉,荒野上车马相连,有幸能跟着官员们北上的家眷还不大清楚这场逃亡意味着什么,只是无意识地喧闹抹泪,与当家人的呵斥声混在一起,吵得人头疼欲裂。
皇家的颜面不能丢,谢如琢依然有幸坐在他父皇生前最爱的镶金坠玉的大马车上,孙秉德派人送来给大行皇帝拟定庙号的奏本。
史官给了大行皇帝一个有功有过的评说,想定庙号为宣宗,孙秉德丝毫不留情面地驳了提议,改庙号为惠宗,意为治国无方,以至于江山残破。
谢如琢无声笑了笑,提朱笔批了孙秉德的提议。
前世孙秉德和几个文官到了新都乐州还因为庙号的事大吵一架,这一世谢如琢不欲浪费时间。
至于亲爹,谢如琢从来不觉得当初铲除阉党的功劳也能算在他头上,除此之外,其他的桩桩件件更是没有能与有功于社稷沾边的,亡国之罪,理应由他来担。
把奏本递还回去后,谢如琢倒在铺起的软榻上,死之前刚感叹过这辈子太累了,重生后老天便无情地要他再累一辈子,谁听了不想流泪?
既然坐上了这个位子,他该做的仍会去做,这也是他不赞同父皇的地方,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有时候不管是不是被迫的,肩上担着责任就要咬牙走下去。
谢如琢心里有点乱,一边想着这辈子一定不能累死累活了,他得想尽一切办法偷懒,一边又忍不住盘算着去了乐州要做哪些事,简直有毛病。
迷迷糊糊昏沉了两个时辰,有人来请他去母亲宁妃的马车里议事。
宁妃现在已是太后,她叫柳燕儿,听着像乐妓的名字,而她确实就是乐妓出身,从前在教坊司唱曲跳舞,中秋宫宴有幸在刚得了庙号的惠宗面前露了脸飞上枝头,其后又运势极佳地生下一位皇子,母凭子贵,得了妃位。
五年前,有人告发宁妃与溪山总兵吴显荣有私,宁妃与六皇子被幽闭冷宫。
宁妃的运势却没到头,在冷宫苦熬了五年,出来便是太后。
这驾马车比谢如琢的还要奢华宽敞,柳燕儿自从冷宫出来就穿着一身大红,半点不顾国丧,但也没人有精力在这事上找她麻烦。
谢如琢无声钻进马车,见礼后沉默坐下。
“皇太孙当初带走了三大营一半兵力,池州只有宣颐府还算安全。我们要去的是乐州,这里有太.祖建造的行宫,适合作为新都。”孙秉德和三个阁臣坐在太后下首,凝眉不展,“但乐州离沧州太近了,那一片都是沧州总兵裴元恺的地盘,这等情势下,他不会欢迎我们。”
柳燕儿并没老,她只有三十几岁,在冷宫待了五年也还是容颜清丽,眼角没有一丝细纹,两眉生得细长上挑,显出英气的锋利,神情和语气一样冷淡:“大虞还能打仗的将军不多了,许自慎算一个,裴元恺也算一个。沧州直面北狄人,只有裴元恺挡得住他们,没有他大虞就得死。裴元恺在北境经营多年,肆无忌惮,半个绥坊的卫所都是他的人,他可是土皇帝,我们去乐州只能算是投奔他。”
大虞有十二布政使司,绥坊与池州二布政使司合称冀北,坪都在池州北部,此番陷落便是池州全境陷落,出坪都往北便入绥坊。
绥坊北部直接与北狄人的地盘交界,有大虞四大军机重镇,由西往东为海门、溪山、沧州、宛阳,各派总兵驻守,不归绥坊管,但又注定与绥坊撇不清关系。
“眼下也只有投奔裴元恺一条路可以走,‘大虞四重镇,不破则天下不破’,这话放在一百年前是这么说,现在恐怕是‘沧州不破则天下不破’。我们需要裴元恺的势力。”谢如琢穿着素色孝服,少年人清亮的嗓音让他自己有点陌生。
孙秉德和其他阁臣都看着他,显然没想到皇帝会说话。
谢如琢已习惯了他说了算的日子,对现在的处境还真有些不适应。
惠宗浸淫后宫十余年,生过的儿子并不少,但能长成者少得可怜。
本来皇长子素有贤名,早早被封为太子,却天生体弱,去年大旱没结束,太子便先结束了生命。
而他是一个被遗忘在冷宫五年的皇子,要不是内阁还记得他,怕是朝中无人会提起。
这个皇位是内阁送给他的,他就该对着内阁感恩戴德,听话顺从。
前世此时他也许还会畏缩,但现在的他是当了三十年皇帝的谢如琢,内阁想跟上辈子一样压制他可没那么容易了。
“陛下所言甚是。”孙秉德历经阉党之祸与二十年混乱的朝堂之争,一双眼已洗刷得沉静如深潭,转回视线不动声色道,“但裴元恺现在要杀光我们而后造反易如反掌,要去乐州必须过南谷,这里是裴元恺儿子在守着。”
孙秉德话说一半,但未尽之言马车中众人都一清二楚。
最坏的结果就是他们连南谷都过不去。
“哀家已让人传信给吴显荣。”柳燕儿的脸上至今还未有过什么表情,像座精美的塑像,“宛阳宋家也不会袖手旁观。”
阁臣们都是官场上的老人,听到太后把自己和吴显荣的私情挑明了,照样镇定自若。
孙秉德也装起了聋子,只是就事论事道:“溪山和宛阳南下都要路过裴元恺的势力范围,一切还是难说。若能平安到乐州,我们必须要在沧州插自己的人进去,不然后患无穷。”
几位阁臣又愁眉苦脸地同孙秉德你来我往担忧了几番局势,许久才反应过来皇帝说了一句话后就再没开口,在马车里仿佛不存在。
孙秉德瞥向谢如琢,单薄的身板坐得端正,好似听得认真,但嘴角勾着奇怪的笑意,眼神也飘忽到了十万八千里,他问道:“陛下可还有见教?”
谢如琢果真是在神游天外,听了声儿,眼里的光悠悠落回实处,少年人脸庞清瘦白皙,双眼形似桃花,却没有似醉非醉的情,反而太干净了些,一汪春水湛莹莹的,有时一垂眼似有泪要落下来,是天生惹人疼的长相。
“元翁说得都对。”他乖巧一笑,又递了个安慰的眼神,“诸位阁老都放心,这南谷我们定然是能过的,乐州也定然是能到的。”
一位阁臣想反驳,孙秉德却狠一皱眉,打断道:“陛下叫错了,怎可叫臣元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