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四章 张溥问计,明末之天降神兵,面包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话一出,周延儒有几个想不到,一个自己和张溥的事如此隐秘,高师成竟然说历史有记载,谁都知道,二个是高师成说这是小事一桩,人家根本不当回事,那就是说他自己是白担心了,三个是皇帝竟然支持办刊,还给了个礼部侍郎的头衔,听高伯爷的话,分明是给自己一个机会,说动张溥出来主持,他思考了一下,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是给张溥一个高官头衔算是报答了他运作的恩情,二最主要的就是了了自己被胁迫做牵线木偶的尴尬境地,的确是两全其美,当即拱手谢过高师成,说一定说服乾度出来报效朝廷云云,他不知道的是,高师成这番言语,化解了一个天大的案子,就是明史上有名的毒死张溥案,使得原本周延儒不堪张溥背后操纵,指使吴昌时用毒酒害死张溥的事件,烟消云散,直接帮助了几个大人物,也算是高师成因为周延儒的转变所给的一点回报。
当下周延儒回府认真思考了两天,和高师成交谈的每一句反复推敲,终于明白自己是多虑了,就在自己面圣的时候不经意说到了办刊物的事,想不到崇祯真的愿意拿出礼部侍郎的职位,更加肯定神兵卫没有害他之心,都是实言,证明他们是真心的,张溥满腹经纶,名义上由他周延儒保举名正言顺,顺水人情,这样一个马上可以让自己脱离牢笼的机会摆在眼前,不抓住才是天大的傻瓜呢,于是瞧准机会,立马向皇帝推荐,说前庶吉士张溥,一手好文章,曾历中枢,已经在家赋闲好几年,天下书生甚是看重,不若由他来主持,即可显皇上知人善任,又可为大明推行王化,望皇上考虑云云,崇祯被高师成他们洗脑,也知道江南才子不好管理,张溥是江南书生领袖,听神兵卫说过,对读书人宜疏不宜堵,他还是明白的,由他来主持,一个张溥算是大明体制内人物,二个让他把江南几个刺头转化过来,感觉两全其美,于是崇祯点了点头,让周延儒再去问问神兵卫,对于用张溥这样一个人是否有看法,那意思就是说,这份刊物是神兵卫要办的,朕是同意的,最好有神兵卫认可的人来做,这样的圣谕自然是鱼来网凑,正中下怀。
张溥此时在皇庄已经一个多月,初时从南京一路先到了天津,所见所闻震撼莫名,天津几经战火,该是民生凋敝,然而所看到的却是一片百废俱兴生机勃勃的样子,与他见过的各地决然不同,这里的节奏显然快很多,少了许多拖拉的官样文章,多了实干匆忙的身影,就连街上也多了很多衙役在维持秩序,流民乞丐比之江南都少,各种来往车辆估计一个省都找不出这么多,马车,手推车,偶尔的钢铁神车,实在是太多了,他找到了杨廷麟这个天津知府,问起为什么天津看起来如此忙碌,几乎没有闲着的人,杨廷麟看着昔日的同僚,江南的名士,不禁叹气道,乾度你以为这里就算匆忙了?你是没看见神兵卫的忙碌,那才叫忙的连吃饭都没功夫呢,我只是学了个皮毛,就已经忙得脚不沾地,这么说吧,你看到城北还有一段城墙没有修好是吧,上千民夫估计还需要一个月才能补上,但若是让神兵卫来,估计百余人一两天就会弄好,杨某在这里一年,做了一生都做不了的事,仍然差距甚远啊。张溥不敢相信,杨廷麟的干练是有名的,连他都对神兵卫的效率都自叹不如,那么这大明就真的没几个人能做到如此了,他想了想说道“天津如今生机无限,商贾云集,比之江南也更胜一分,兼之民无菜色,秩序井然,伯祥兄造福一方,功不可没,奈何叹气?难道神兵卫真有仙法,能撒豆成兵,点石成金?”杨廷麟看了看这位名满停下的前同僚,“乾度以为当今圣上如此器重,朝廷大部官员争相来此是假?不说撒豆成兵点石成金,其神鬼莫测翻天覆地的本事,却是真真切切就在眼前,杨某平生所学在这里全然是萤火比之皓月,神兵卫每个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我大明举人进士不值一提,光几个女神兵所学就是做我大明内阁阁都绰绰有余,更别说几位伯爷了,乾度啊,皇上屡次欲招神兵入阁非虚妄,绝非如外界传说那般被胁迫,老夫认为你是来对了地方,多走走,多看看,必然颠覆你平生所学,老夫说句大不敬的话,只有见识了神兵所作所为,方能知晓圣人亦平民耳”
“圣人亦平民?”这句话作为读书人真的是大不敬了,里面的含义太多了,难道千年奉为经典的圣人学说真的在这里小巫见大巫?或者根本就是错的?张溥惊讶莫名,杨廷麟什么人他是清楚的,十年寒窗进士出身,不是真有感触绝无胆量贬低孔圣人,事实也的确如此,杨廷麟喝了口茶,说“非杨某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讳,而是在这里短短一年,所见所闻所作皆是匪夷所思,梦所不敢梦者,就是圣人亲见,也难以了然啊,乾度你只能自己去看去体验,实在是一言难尽,若天下真有神仙,那定然就是神兵卫诸公了”言及于此,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了。
张溥从老同事府里出来,第一时间雇了辆驴车,直奔百里之外的神兵卫驻地,在那仔细观察了数天,高大的建筑,整齐的规划,远处庞大的港口,若隐若现建造中的巨大海船轮廓,不同于大明一色短衣短裤忙碌的人群,天津是大明有名的大城,可和这里一比不过是小村庄一般,杨廷麟说萤火比皓月,没有夸张,关键是人家才用了短短一年时间,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会以为是神话故事。
短短几天对一向自视甚高的张溥冲击巨大,原来他一直以为自己才高八斗,帝王若是在自己辅佐下,近贤臣远小人,就能治国平天下,如今所看到所听到的全然不是自己能理解的,杨廷麟说得没错,别说大明士子,就是圣人亲来也对这鬼斧神工,移山填海的本事无法自圆其说,自己平生所学在这里根本不值一提,更别说东林那帮眼高于顶的学子了,他们差得更远,回到居所思考了多天,又走街串巷询问了很多,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大半朝臣宁可弃官不做也要去皇庄,于是下定决心前往皇庄,就是懒也要懒在那弄个明白。
他在众多原同事的推荐下,神兵卫破例给了他旁听的资格,当然是和太子勋贵子弟一起,也算是一种惊喜恩遇,其实他不需要介绍就可以,现代人学过历史的大概知道这位明末牛人是东林党魁,他的到来自然让现代人感到欣慰,只有让江南一大帮书生有了学习现代知识的兴趣,有了扩展视野的冲动,才能在将来减少各种阻力,增强整个社会前进的动力,因此崇祯微服来查访的时候,特意安排张溥等人参加,并故意让周延儒这个新进内阁大臣举荐他,也好了了一桩公案,让张溥这个难得宣传人才有机会人尽其才。
大明的读书人智商并不低,只是被千百年的腐朽思想禁锢,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只要使用得法,他们必然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原阁老徐光启和他的学生孙元化等人接触西洋学问就是如此,证明汉族接受新鲜事物接受科学思想并不比西洋人差,只是整个社会被孔夫子学说困住,再加上明末乱世没人认真探讨,才使得中华民族失去了形成系统科学观,现代各种知识被淹没在乱世求生的无奈中,最后导致三百年后严重落后西方,造成近代史百年屈辱,若是当时没有王朝更迭,没有生离死别,就明末科技实力而言,一点也不输西方,有些还比西方先进,可惜满清入关,半奴隶制半封建王朝排斥科学,排斥各种异端学说,生生开了历史的倒车,连累现代用了整整几代人才慢慢追上世界科技的发展,这里面付出的代价有多大,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得清的,为了救国救民前赴后继牺牲了多少人,不计其数,为了中华民族崛起又牺牲了多少人,不计其数,光在西方列强数次入侵下差点灭国,就够几代人脊梁骨发麻后怕多少年的。
周延儒举荐张溥的事很快传来,张溥内心既激动又有些忐忑,激动的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出将入相就要实现,忐忑的是这个刊物是神兵卫出资发行,这神兵卫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他还是有些担心,若是什么都可以登载,凭自己的水平完全没有问题,若是神兵卫幕后操纵,注重歪理邪说,不重圣人教诲,那这份差失事就不好接。据说过几天皇帝要召见他,他思虑再三觉得应该找神兵首领面谈一次,自己心里方能有个着落,在皇庄这么些日子,他看出来,陆文夫陆阁老是管总的,陈伟峰和未见过面的范小武是抓军事的,而高师成更多的是大明和神兵卫的联络人,觉得自己要问就问他们最主要的阁老才有准信,所以这天特意请了个假,一大早就来到皇庄神兵卫临时办公室递上名帖求见陆文夫,陆文夫一看是大牛人来了,赶紧让人请进来,亲自端茶倒水,着实让张溥受宠若惊,一个劲地道谢,一连声说不敢当,不敢当,陆文夫知道他是有事来找自己,所以不矫情,直接开门见山,说夫子这几天在皇庄感触如何?张溥笑了笑,说百闻不如一见,神兵卫果然与大明迥然不同,做事雷厉风行,一切只看实效不重理论,人人平等无分贵贱,只是有一点他不明白,为何男女不分,天生万物各有分工,难道男主外女主内不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