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客栖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学者李善,我师父是骆宾王,雪客栖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郑东思来想去,打算先将谢瑜的事放在一边,转而回顾这两天的课堂教学,决定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做出总结和反思。
不知不觉间,郑东大肆引用了荀子的《劝学》和韩愈的《师说》。
不对,韩愈还有七八十年才出生呢!
想到这,郑东把前面写的全都扔进了废纸篓,摆开笔墨,直接将《师说》默写了下来,隐去最后一段,权当是自己的了。
跟随骆宾王的这一两年来,郑东倒是学会了一手工整的毛笔字,这确实是郑东从来没有想过的。
一边往嘴里塞着肉包子,一边欣赏自己的“大作”,郑东嘴都要咧到耳朵根了。
“少爷,贺知章来了。”
“什么事怎么来这么早?”
“那是不是让他先回去?”
“不,让他进来吧,估计他也没吃饭,你再去准备一份。”
陈阿三道了声是,退了下去。
少倾,贺知章走了进来,正欲开口,就被郑东拉到桌边。
“贺先生,没吃饭吧?”郑东笑盈盈的看着贺知章,“先坐,我已经让下人准备了。”
贺知章忙称不敢,郑东趁其低头拱手的瞬间,故意把自己的“大作”往对面推了推。
等到贺知章抬起头的时候,发现面前不仅多了一盘包子,一碗米粥,还有一张帖子,出现在饭食的左边。
贺知章何许人也,学得走马观碑的本事,只消两眼,就记下了全篇的内容。暗自琢磨一番,顿时觉得这篇文章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爵爷,此篇是何人所作?”
郑东嘴角轻挑,反问道“贺先生觉得如何?”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此乃古之圣人也!”贺知章言辞中带着些许激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真千古师道名言也,此文作者如此高瞻远瞩,我不及矣。”
郑东心说,语文老师的诗文赏析诚不欺我啊,这估计是从古至今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吧。
“贺先生过奖了,这是我在给那些学生上完课后有感而发所写。”
贺知章眼中闪过一丝微光,“学生们都说爵爷是天授奇才,今日见此文章,可知传言非虚啊。”
“哈哈哈”
“哈哈哈”
“对了,先生清晨造访,是有何事?”
贺知章放下包子,又将口中的食物快速嚼了几下,吞咽之后,才缓缓说道,“回爵爷,今日我来,是为了给爵爷举荐一位大才!”
“是谁?”
“此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颇有君子风韵。学识渊博,通今博古,虽不善属文,但专于注释,有‘书簏’之称。当年因贺兰敏之一事流放姚州,上元元年遇大赦而还,寓居汴、郑之间,不再涉足官场,为当今名士。”
郑东眯着眼睛在脑海中仔细搜寻符合描述的历史人物,却听贺知章接着说道,
“此人姓李名善,扬州江都人,算起来,和爵爷您还是同乡呢。”
郑东听到李善这个名字,才想起来贺知章说的是谁。
这个李善,乃是有唐一朝数得上号的知名学者,最著名的成就就是注解南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的《文选》一书,继承了隋唐文选学开山祖师曹宪的遗志,使“文选学”真正成为了一门显学。
可是人家成名已久,已经是誉满天下,能不能招募来还说不定呢。
“爵爷,在下可以先去打个前站,如若不成,爵爷再亲至。”
“不妥。”郑东考虑了一下,“等这两天忙完,我与你一同前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