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真正的旅行,母亲的夏语,陈思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夏,在妈妈小时候,书上说,人行万里路,便可以在途中渐渐明白很多人生道理,旅行和读书一样启迪,能使人成长。后来生活推着妈妈,和许许多多人挤上人生这座独木桥,那时候再看旅行这件事,对于妈妈,对于妈妈身边的同学朋友,甚至对于姥姥姥爷这些辛劳了一生的人,却始终带着奢侈品似的距离感,可望而不可及。<r/>
<r/>
相对于读书,旅行这种成长方式,并不是普通人说实施就能实施的。<r/>
<r/>
妈妈小时候,没有和朋友们一起旅行过。对那时年轻的姥姥姥爷而言,这样的游乐是奢侈而激进的,不仅如此,还充满危险。如果妈妈没有记错,自己应该连一次这样的越轨愿望都没有提出过。而一家人共同外出旅行,则在妈妈的整个童年里,从未发生过。我想,这多半是因为那时的经济条件和消费观都不支持脱产旅行这种事。至少姥姥姥爷和妈妈这样的三口之家,在我们那时所处的阶层,是无法奢侈的去旅行的。<r/>
<r/>
妈妈长大之后,骨子里始终没有旅行的概念。怎么样算是旅行,应该怎么计划,带着什么样的目的去,妈妈都不知道。<r/>
<r/>
后来开始接触旅行,是因为出现了风靡一时的观光旅行团。它的特点是价格透明,普通人咬咬牙都可以消受的起。举着小旗子的导游,或者凶巴巴,或者兴奋而友善的带着二三十个人,走过风景名胜,大家围成一团,站定拍拍照片,听听历史故事。速食一样的文化饼干,嘎嘣脆的咀嚼下去,就奔赴下一站。<r/>
<r/>
姥姥姥爷对旅行产生的概念,便是这样的旅行。中间还风行过一阵子,旅行团要被强制带去买些纪念品。那时候,姥姥姥爷旅行之前,要在家坐好,先自我洗脑,我不买,我没钱,默念十几遍。次次倒是都能逃出生天,不用掏腰包。但这要求你面子上挂的住,心态也好。他们那一辈,很多人是有应付这种事的几把刷子的。妈妈面皮薄些,好在成年之后,那阵风气几乎过去,也算平安的度过了。<r/>
<r/>
可即使是这样的速食旅行团,姥姥姥爷参与过的次数也是一只手数的过来。妈妈也是。<r/>
<r/>
极少的速食旅行,并没有节省来几次别种样式的旅行。学习时,便说要专心学习,不做他事,而毕业后就要专心工作,奋发图强。和妈妈同龄的青年人常说,等我忙过这一段,我就去旅行。常常忙过了这一段,就开始忙下一段,中间不敢歇。旅行,成了望梅止渴一样的安慰剂,不需要真的发生,但尚需要常常提起,生活里就有个盼头。<r/>
<r/>
姥姥姥爷也说,我一直想去哪里看看。这里的一直想去,甚至有可能是半生那么久。<r/>
<r/>
旅行,像人生长河里的堤岸一样,每个奋力游过的人都知道,再往前游游,就可以在下一个堤岸停停脚,也许就不会那么累,可以喘口气。左右看看,身边密密麻麻的人都像雏鸭一样奋力蹼水,就会突然想,这一站停下吗,那自己便落下了。于是就有很多人都想,下次我再歇也来得及。大家都往前蹼,好像没有看见堤岸一样,你我也就都看不见。<r/>
<r/>
于是就这样,无论是速食旅行,还是真正的旅行,都像乌托邦一样,停留在想象里。敢上堤岸的人很少,也或者是水花大,从未抬头看清是不是真有人坐在岸上。<r/>
<r/>
什么是妈妈心中真正的旅行呢。<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