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袭军堡,猛卒,高月,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多时,院子里有亲兵禀报:“启禀都督,报信士兵来了!”<r/>
<r/>
“带他进来!”<r/>
<r/>
亲兵把报信兵领进房间,报信兵单膝跪下行礼,“受姚将军派遣,卑职特来向都督报信!”<r/>
<r/>
“有什么紧急军情?”郭宋问道。<r/>
<r/>
“我们发现吐蕃在大斗拔谷内大量增兵,有小队探哨出现在谷口。”<r/>
<r/>
说完,报信兵将姚锦的信呈给郭宋,郭宋接过信看了一遍,信中说,吐蕃向大斗拔谷大量增兵,估计兵力已不低于万人,很可能最近几天就会发动对谷口的进攻,希望张掖城也要提高警戒。<r/>
<r/>
郭宋收起信又问道:“吐蕃的探子出现得频繁吗?”<r/>
<r/>
报信兵连忙道:“启禀都督,吐蕃探子每天都会出现,最多的一天出现了四次,以前从来没有。”<r/>
<r/>
“你们怎么会知道谷内吐蕃增兵了?”郭宋又问道。<r/>
<r/>
“前几天,几名去河湟换盐的羌人牧民从大斗拔谷出来,他们是黑山部的羌民,专门跑来告诉我们,吐蕃在大斗拔谷内增兵了。”<r/>
<r/>
“黑山部?”<r/>
<r/>
郭宋忽然有点恍惚,他想起多年前在休屠湖练箭,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不就是黑山部吗?还有英姐和蒲酋长,自己竟然把他们忘记了。<r/>
<r/>
其实郭宋也没有忘记,其实他来甘州后就一直忙碌,连停下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根本就没有机会回想从前的事情。<r/>
<r/>
郭宋把奔涌而出的思绪按了回去,定下心对报信兵道:“你立刻回去告诉姚将军,要他们高度警惕,我会立刻向谷口增兵。”<r/>
<r/>
<r/>
<r/>
次日一早,郭宋令郎将杨苗和重甲步兵统领康保率领重弩军和陌刀军前往大斗拔谷口增援,同时又令中郎将张拓率领两千骑兵护卫重弩军和陌刀军前行,这次增兵,使大斗拔谷口的唐军增加到九千人。<r/>
<r/>
大斗拔谷位于张掖东南方向一百二十里处,是连接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的一条谷道,也是延绵千里的祁连山脉出现的一个大缺口,最宽处有数十里,最窄处也只有百余丈,从中唐以来便是吐蕃进攻河西走廊的一条捷径。<r/>
<r/>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无暇顾及西域,并从西域抽调大批兵力,吐蕃、回纥趁虚而入,使唐朝接连失去了西域大片领土,大斗拔谷也一度被吐谷浑占领,为了争夺河西走廊,吐谷浑和沙陀在十几年前曾爆发大战,结果三万吐谷浑军全军覆没,沙陀军也同样伤亡惨重。<r/>
<r/>
这场大战的结果却是渔翁得利,唐军控制了甘州全境,沙陀军退回到肃州,吐谷浑人也放弃了对甘州的部分占领,退回到大斗拔谷内,唐军在谷口建立了土牛堡军城,常驻军队五百人。<r/>
<r/>
目前大斗拔谷口有驻军三千人,由大将姚锦率领,为防止吐蕃趁甘州军北上的机会袭击张掖,这段时间唐军格外警惕。<r/>
<r/>
黄昏时分,姚锦率领数十名骑兵在谷口前巡视,他前几天得到羌族牧民的禀报,大量吐蕃士兵进入大斗拔谷,谷内的吐蕃军力接近万人。<r/>
<r/>
姚锦当然也知道谷内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六月飞雪是常事,并不适合军队驻扎,平时驻扎千余人就足够了,增加到万人,显然是兵指甘州。<r/>
<r/>
“将军,今天一天都没有看见吐蕃探子,有点奇怪啊!”一名校尉低声道。<r/>
<r/>
姚锦深以为然,“确实有点奇怪,但事情反常,必会有重大变故,今天晚上弟兄们都必须提高警惕,时刻准备作战。”<r/>
<r/>
“将军的意思是,今晚吐蕃军会偷袭我们?”<r/>
<r/>
姚锦点点头,“很有可能!”<r/>
<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