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十三节 猫耳山下,临高启明,吹牛者,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猫耳山这里不是露天矿区。”贝凯上次到鸿基来亲自主持的打探测坑的事务,对煤矿分布有第一手资料,“广安这一带地下几乎全是煤炭,但是露天矿区就那那么几个,最大的露天矿在锦铺――在内陆,离这里有15公里。”</p>
“这么远?我以为就在海边。”</p>
“海边也有煤。”贝凯说,“上次我们打过探坑。”</p>
探坑的结果是这一带的小山丘下到处是煤矿的矿脉,缺点的是大多埋藏比较深,需要打竖井才能开采。当时花了差不多一周时候,贝凯才在距离猫耳山3.5公里外的小山丘下找到一处露天矿脉,采掘面很小,最大直径不到400米,但是埋藏很浅,覆土层只有2米。是他们在猫耳山周边5公里内勘探到的埋藏最浅的矿脉了。</p>
两个人在海兵的护送下,在杂草丛生的荒地上走了20多分钟――幸亏这里是海边,海风很大,植被不算茂密,草也不高。严茂达还能依稀看到以前被开辟出来的小路的痕迹。紫电手推车深深的车辙印在某些地方还能勉强辨认出来。</p>
走到小山脚下,可以看到这里已经被挖掘出一个不大的环形坑,坑底积着水,成了一个死水潭子。矿坑周围杂草丛生。显然自从贝凯他们离开后就没有人再来过这里。</p>
“我们给这里取名叫猫屎一号坑。”贝凯笑了一声,“煤质很好,全是上好的无烟煤。几乎没杂质。当时我们大鲸号上的人用一周时间就挖了一百吨煤。可惜这里开发起来非得大动干戈不可。当时没这个实力投入,后来老常又和武家谈了以糖换煤的协议――武玉甲的庄园里也有许多煤矿带可以开采的。”</p>
“这么说现在我们使用的鸿基煤其实不是鸿基产得喽?”</p>
“鸿基煤只是个商业称呼。”贝凯在勘探队待过不少日子,又到鸿基来过,对来龙去脉了解很多,“意思是从鸿基运出去的煤。其实就是广安――本时空叫广宁――出得煤。要说真正的鸿基煤应该是出自锦普――鸿基矿区最大的露天矿。”</p>
严茂达看了看,从这个矿坑到海边有4公里,得弄个小铁道之类才能提高运煤效率。最好是就地洗煤――这里有现成的江水可用。他考虑再三问道:“这个坑能出多少煤呢?”</p>
“白国士看过我们的勘探资料,说起码有四五万吨可以开采――这是保守的说。”</p>
“五万吨!”严茂达想这个数字在旧时空不值一提――20万千瓦中型火电厂,一小时的峰值消耗煤炭就在40吨以上。五万吨全开采出来不过是2个月的消耗。但是对临高的工业体系就是不得了的资源了。特别是鸿基这边全是高热值的无烟煤,比现在用得广东产的劣质褐煤在热值上也好很多。在煤化原料上也能起到很大的填补缺口的作用――目前化工部的煤焦化联合厂的运转效率不高,只达到了设计生产能力的40%――缺少足够的煤炭保障是一个瓶颈问题。</p>
“这个矿坑一天开采100吨,一个月就是3000吨。能开采七八个月。”严茂达计算着。</p>
“一天100吨太低了。邬德肯定不满意。”贝凯说,“如果能使用推斗车和小铁轨,即使没有畜力和其他工具设备,每个矿工每天可以完成1~1.2吨的采矿量。100个工人配备铲子之类的简单工具就能干完。我觉得至少每天200吨。这样执委会才会觉得开发鸿基有充分的意义。执委会说不定还会调拨些机械化的设备过来协助采煤,这样每天500吨都可能。”</p>
“就按照每天200吨算,这样猫屎一号只能开采三个月了。以后怎么办?深入内地?”</p>
贝凯早有盘算:“三个月时间可以继续勘探。广宁这一带地下到处是煤炭,我相信还是能在这附近发现其他露天矿坑的,再者猫屎一号的五万吨是露天储量,如果愿意继续深挖下去,还有煤带可采。就是建设的投入大了。”</p>
“长远看,我们迟早要彻底控制鸿基-锦普地区的。”严茂达坐在矿坑边上的一块石头上,望着坑底的黑水,“矿工你准备怎么解决?”</p>
“先送一批归化民的矿工过来当基干,再招募一些当地人。”贝凯说,“朱福元说这里的农民日子很苦。鸿基这一带可更耕地少,都种旱稻。产量偏低,黎朝的赋税也不轻。两造旱稻一造杂粮还不够吃,年年饿死人。应该能招到不少工人的。只是我们对北圻这边了解的太少了。”(未完待续。)(未完待续。)<!-110-></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