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九章 责罚,大明威宁侯,韦小凡,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棣眉头紧锁,虎目生威,杀气凌厉,不断的摩挲右手里的一枚玉扳指,强迫自己慢慢静下心来。
不一会,以太子为首的杨士奇等人到来,平时陪伴朱棣,便知道朱棣现在怒不可遏,扑通都跪倒,大气都不敢出。
朱棣狠狠的将血书砸在太子头上,朱高炽颤抖拿在手里,看到后,脸色煞白,吃吃道“这,这——”
杨士奇等人瞥了一眼,也惊如平地惊雷,有种惊悚悬疑剧的感觉。
在朝中行走,自然遇到过很多风浪。这封血书是怎么到达皇上手中的,区区几个才子,哪有通天的本事。难道是锦衣卫?也不对啊,书生不是最痛恨锦衣卫么?
任杨士奇百般机变、聪明睿智也无处可使,根本不知什么原因和途径,当前最主要的,是如何应对陛下的盛怒。
洪武三十年春,正是科举的时候,一发皇榜,众位士子一看名字和籍贯,竟然全部都是南方学子,作为同分半边天的北方士子全部落榜!这还了得,明显的地域歧视嘛!
北方士子不服,私下里开了个会商讨对策,就在这时,有人更是揭出了一个更大的新闻背景,这次考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为首的主考官,居然也全部是南方人!
事实似乎就这样明朗了,大家一致认为这是科场舞弊,于是,北方士子联名上奏抗议。
这份奏疏送到明太祖朱元璋那里时,朱元璋看完勃然大怒,这位布衣天子生平最恨的就是官员贪赃枉法,这件事无疑触到了他的底线。
但是毕竟这件事还没有确切证据,于是,洪武皇帝命翰林院侍读学士张信等人联合新科状元陈安等人一同进行复审,重点重审北方士子的卷子。
张信不是一个滑头的官员,他只是一丝不苟地选出了上等卷,结果与皇榜一样,张信便站出来证明主考官刘三吾的清白。
可想而知,这是驳了朱元璋的面子,朱元璋很不高兴。很快便又有人上书,称张信和陈安等人是有意为之,故意将北方士子的卷子中的次等卷拿出来重审。
这下,朱元璋彻底怒了,一怒之下,直接下令将张信处以极刑,刘三吾充军。而可怜的新科状元陈安也难逃株连,被革除功名,先是判了流放,紧接着改成车裂,下场极为悲惨。
最终,还是杨士奇道“陛下,江北才子与江南才子的差距,从先帝朝就开始明显了,这些年来,陛下夙兴夜寐,在北方兴修学堂,鼓励进学,然还是未能赶上南方学风,臣主持户部,蹇尚书主持吏部,都是一心为公,毫无偏私,绝无同书上所说,勾连学子,请陛下明察。”
杨溥亢声道“陛下,张攒等人,枉读圣贤书,身为大明子民,什么陛下不要他们的话,威胁陛下,其心可诛,传血书的人,捣乱朝廷秩序,请陛下重罚。”
朱棣扫了他们一眼,他怎么不知道北方才子的弱势,但是他是一国之君,就必须平衡,不能失去士子民心,他不是要他们证明清白,他要他们拿出主意来,解决问题,怒气更盛,阴沉沉问“太子,你说呢?”
朱高炽大气不敢出,匍匐在地上,几乎透不过气来“儿臣以为,儿臣以为——”
“说!”
朱棣的话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朱高炽颤抖道“父皇,杨学士蹇尚书等人,忠心不二,儿臣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徇私枉法。至于张攒等人,也许是受人挑拨,所谓不知者不罪,他们受人蒙蔽,陛下以仁德教化,他们必然感恩戴德。”
他说这番话,既是证明了杨士奇他们以后取材不会偏私,也间接为张攒等人说情,这符合他仁的性格。张攒他们的话,是大逆不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