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丞佐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261章 将兵攻燕,戴罪立功,大汉第一太子,中丞佐吏,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将王陵、张苍二人送走,独自留在丰邑行宫的刘盈,不由得陷入一阵漫长的沉思之中。
在先前,看到一场诸侯王叛乱,就导致关中良家子弟组成的中央军队,与关东地方青壮乡勇组成的叛军自相残杀,刘盈只想当然的以为:诸侯割据势力的抑制问题,&sp;&sp;绝对是宜早不宜迟!
尤其是当今刘邦‘开国之君’的身份,以及所剩无多的寿命余额,让刘盈莫名生出了些‘抓紧时间,用老爷子的地位多做点事’的急躁。
但在经过王陵这一番深处浅出,甚至恨不能掰开揉碎后直接塞进刘盈脑子里的细致讲解,刘盈才终于反应过来:曾出现在历史上的汉室,&sp;&sp;并取得显著效果的《推恩令》《附益法》《阿党法》等诸多法律条令,为什么不适用于如今的汉室。
若是细说,&sp;&sp;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但要是挑其中的重点,其实也就是一句‘时代背景不同’。
——在历史上的汉室,这一系列法律条令,尤其是《推恩令》,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推恩令》的可行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盖因为《推恩令》所奉行的‘诸侯薨,裂诸侯土而王诸子’,正是毫无疑问的‘遗产均分’模式。
而当今汉室,上到天子之位的传承、储君太子的册立,下到寻常农户分门别户,乃至‘奴隶的后代还要不要做奴隶’等问题,所奉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立嫡立长。
在这种情况下,《推恩令》被身为统治阶层的天子、中央朝堂推出,并用在同样身处金字塔尖的宗亲诸侯王群体,显然会造成一个非常恶劣的影响。
正所谓:上有所好,&sp;&sp;下有所效。
当金字塔顶尖的群体开始玩儿起‘遗产均分’,那长此以往,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平民百姓,也都会或主动或被动的加入进去。
而当‘遗产均分’的模式,在平民-诸侯王这个几乎包揽整个天下的阶级区间内成为普世价值,那就必然会对金字塔最顶部造成冲击。
简单来说,就是全天下都在‘遗产均分’,最终必然会导致天子也被这个问题波及。
但显而易见的是,皇位、皇权,是不可能有‘遗产均分’这一说的。
那么历史上的《推恩令》,又为什么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没有引发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历史上的《推恩令》出现在汉室时,嫡长子继承为主的皇位传承规则,早就被天子主动破坏了······
——先是开国皇帝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接过了侄子,也就是历史上的汉后少帝刘弘屁股下的天子位,以‘侄死叔继’的举动,第一次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传承规则。
不过刘恒这一次,&sp;&sp;倒还能勉强理解为‘宗亲实在没人了,为了确保宗庙传延,&sp;&sp;只能自己递补上去’。
但在刘恒之后短短第二代,汉武帝刘彻以‘景帝刘启第十个儿子’加‘庶出’的身份得以成功继承皇位之后,‘嫡长子继承制’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自此被扯下。
道理很简单:你爷爷刘恒虽然是庶出,但他继承皇位,还能说是兄弟们都死完了,为了家族的传延,只能‘旁支入继为嫡’;
可你刘彻,凭什么?
就算去掉被废太子位的大哥,你上面也还有足足八个哥哥,甚至有两个嫡出,你一个庶子,而且还是‘庶七子’,这皇位凭什么就让你坐上去了?
对于这个问题,汉武帝刘彻自然不可能给出答案,也不会有人真的去问。
但不问,却并不代表武帝刘彻的登位,就不会动摇百姓心目中神圣不可动摇的‘嫡长子继承制’。
这样一来,《推恩令》这个提倡‘遗产均分’的法律条令出现,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因为在施行《推恩令》之前,武帝刘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亲手击溃了摇摇欲坠的‘嫡长子继承制’。
既然天家、皇家都不讲究嫡长子继承制了,那推出一条法令,去破坏诸侯王所奉行的‘嫡长子继承王位’的规则,也就没有问题了。
至于天家、宗室都开始玩儿‘嫡长子不再通吃,庶子、幼子也能喝汤’的遗产分配模式后,底层平民百姓跟不跟进,也就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了。
如果说《推恩令》在武帝朝的出现以及取得的效果,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被刘恒-刘启-刘彻这一脉破坏的话,那其余如《附益法》《阿党法》等‘附加条令’的出现,那就完全是诸侯王群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
——在《左官令》《附益法》《阿党法》等诸多限制诸侯王势力的法律条令出现之前,汉室经历了什么?
答案是至少前后三次,且每一次都对汉室造成重大打击的宗亲诸侯王叛乱!
第一次,是吕后驾崩,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勾连齐王刘襄(刘肥子),针对吕氏外戚发动的武装政变!
这一次政变,直接导致了惠帝一脉绝嗣,刘汉皇位由历史上的高祖嫡长子刘盈一脉,转由四子刘恒一脉继承。
第二次,是历史上的汉文帝刘恒纠集大军,正要和匈奴决战时,济北王刘兴居(刘肥子)发动的叛乱。
这一次叛乱,使彼时的汉室遭受了巨大了损失,多年积累所得的战略资源、对匈奴的战略优势付诸东流,汉室‘一战而绝匈奴之患’的战略目标,更是从文帝刘恒,硬生生拖到了几十年后,才被刘恒的孙子刘彻所达成。
第三次,那就更是让后世人闻名遐迩了。
——发生于景帝初年,由吴王刘濞发起、楚王刘戊主要配合,齐地诸王共同参与的吴楚七国之乱!
在这一次叛乱中,刘汉政权更是几经考验,才最终艰难获得胜利,得保汉祚。
有了这前后足足三次影响巨大、牵连极广,且对刘汉政权造成严重威胁的宗亲诸侯叛乱后,《左官令》《附益法》《阿党法》等限制诸侯王权力、限制诸侯割据势力的法律条令,才算有了顺利推行的基础。
至于现在?
在开国皇帝刘邦还健在,宗亲诸侯才刚以‘可靠’‘可以信任’的政治标签逐步取代曾经的异姓诸侯,且没有透露出丝毫威胁的当下,但凡刘盈敢提一句‘限制宗亲诸侯’,就必然会被整个天下口诛笔伐!
——家庭和睦说不说了?
——兄友弟恭要不要了?
——人伦孝悌还尊不遵守、提不提倡了?
最关键的是:宗亲诸侯压根就没犯错,你一个做弟弟/侄子的就忙着整天防备兄长/叔叔,就这点肚量,你也配做太子?
也配继承宗庙社稷?
更夸张一点,甚至不排除有人会拿‘英勇作战,为国捐躯’的荆王刘贾,来做‘宗亲诸侯根本就是天子臂膀’的直接证据。
结合这此间种种,刘盈纵是不愿意承认,也只能默然低下头。
——要想维护让自己成为太子的嫡长子继承制,《推恩令》,就绝不能出现!
起码暂时不能出现。
再有,便是在宗亲诸侯主动显露出对政权的威胁、主动做出对天下不利的举动之前,任何有关限制诸侯王势力的法律条令,也都不能出现在汉室。
谷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