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你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二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白衣非医,我写你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白衣简单的弄了点午饭吃,休息一下就开始把生药都区分开药材虽然不多,但是白衣也是第一次学着制药,有的药材需要挂起来晒,有的药材可以放地上晒,不过要注意翻面,有的药材需要避光挂起来阴干。白衣把药材都放在自己房子后面一个围起来10来平的堆废品的地方,自从老爷子走后,白衣没有再去拾荒,后面早早就清理干净,用支架支起来的遮阳棚,可以放倒也可以撑起来,白衣把支架收了一半,用来晒制药材,另一半用绳子拉起来用来阴干不需要晒制的药材,地上就用来晒直接可以晒制的生药。<r/>
<r/>
忙活起来白衣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手忙脚乱,毕竟也没有采摘到多少生药。只要仔细归好类,然后一一放到早就区分开的区域就好。等把生药都放置好,白衣也是累的额头见汗,毕竟是药材,有的药材模样差不多却不代表就是一样的,区分生药是个细致活,马虎不得,关键是耗心力。<r/>
<r/>
起身看着不大的制药区,白衣满意的点点头,地方不大却够自己使用了,现在才刚刚开始试制药,等以后观察实验玩现在普通草药的药性改变,是否和医书里面描写对人体的效果一样,自己就可以着手去深山里面去寻找更加珍贵的药材。<r/>
<r/>
白衣回到屋里,洗了把手,取出一个苹果啃了一口,随手拿起一本现代本草经开始观看,现在的本草经都是近代各位先辈实验过的,取的当时最正确的数据,可能因为技术原因并不是很全面,不过却是比古医书对草药描述更贴近现在的药效。<r/>
<r/>
人,动物因环境变化而变化,草木土石,也会因为环境变化而改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还是古代就近对橘的描写,可以想象没有什么草药是一层不变的,治病救人也一样,应该实时查看病情,根据病情更改药物,已到达治病救人的目的,有的人第一次病吃一种药就好了,第二次病再吃这种药,可能好也可能病情加重,就是可能因为一些其它意外情况导致的。<r/>
<r/>
如果说久病成良医,这句话在古代行得通,在现代应该是不成立的,因为现代病情的复杂,更会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异变!有的人明明在治疗之前感觉人没多大事一副正常的样子,为什么住院治疗之后整个人快速萎靡下去,甚至感觉就那么几天整个人都老了很多,这就可能是因为病情变异,或者是因为外在因素,引起并发症!或者是病情瞬间加重,从中晚期变成晚末期,甚至不治!<r/>
<r/>
白衣一边翻看草药的各种描述,包括图样,效果!甚至还有配药,两种药加起来是什么效果,什么药加起来有益降低副作用,什么药加在一起虽然药效强大,但是副作用同样大。就拿今天上午采摘的黄连来说,就有几种用法。<r/>
<r/>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记载,黄连三两(炒),干姜三两(炒),桂枝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用于治疗伤寒胸中有热而欲呕,胃中有寒而腹痛(私人禁止模仿,如有意外作者概不负责。)一颗苹果吃完,白衣才翻了厚厚一本本草经三页,逐字逐句的读记,还要完全记下药材图样。<r/>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