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的春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一章 跃龙门,按摩我是业余的,红牛的春天,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b></b>9月1日,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日子。
九岁上小学,在当地是比较普遍的。如果生日大,8岁上小学也可以。
80年代,小学就是村小,除了特别小的村没有学校,其他基本每村都有一所小学,初中整个乡就一所,高中整个县就一所,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张家庄村小就在村后面一排房子,学校一间办公室,三名教师,三间教室。一年级跟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年级跟四年级一个教室,五年级单独一个教室。院子里两边各树了一个篮球筐,教室前面有几个水泥板搭成的乒乓球台子。
张牧旸和十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坐进了一年级教室里,坐前面两排,三年级学生坐后面两排,背靠背坐着。教室前后两块黑板,老师在这面给一年级讲完课,安排点作业,然后再到另一面给三年级上课,习惯了也能做到互不干扰。
学校就在自己村,没什么神秘感,但坐进教室,感觉还是挺新鲜。
学费过些日子才收,张牧旸好像就是来打酱油的,老张跟校长说了,能上几天上几天,先落学籍,将来有事再说。
校长其实很不愿意这样做,因为学籍一旦办好了,张牧旸若不参加考试,是背平均分的,参加考试,成绩也不会好,校长同意你来旁听,但高低不同意落学籍。
现在人们习惯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到初中这九年一路升级没有门槛。当时不是如此,从小学一年级到二年级一直到高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升级考试,语文、数学有一门达不到60分,休想升级。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难度更大,有比例的。就张牧旸所在乡镇,每年120多名初中生,升高中比例达到10就算是创历史新高的好成绩。
村里有不少留级专业户,五年的小学上了六年七年甚至八年,结果还是小本毕业,最后坐不起冷板凳,下地干活。
学校老师都是本村的,留级也是有规定的,那时候的人情关系不太好用,加上学校的魏校长是出了名的严肃认真,学校成绩在全乡各村小从来都是名列前茅,也是相当有威望的。
学校不大,却是村里孩子走出农村走向广阔世界的主要通道。鲤鱼跳龙门,这里就是你最初起步的基石。
现在看来,应该是当时孩子多,每家孩子五六七八个,十一二个的都有,一来初中学校没有那么多座位,二来当时还不是义务教育,上学就是对人智力的培养与选拔,你不是念书的料就不要浪费资源了,该干啥干啥去,更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的孩子更早地接受了现实,早早就断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的念想,进入类似“放羊—挣钱—盖房—娶媳妇—生孩子—放羊”的闭路循环,或者是“打工—挣钱—盖房—娶媳妇—生孩子—打工”的闭路循环。
无趣?平庸?愚昧?可怜?不要这么想,不管曾经多么残酷、无助,这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看似远离江湖,其实身边一直都是。
靠自己双手自食其力,从来都不丢人,别人没有资格妄议。
念过书考上学的无非就是吃个公家饭,很多人成了书橱,成了工人,成了教书匠,成了家,还不是又跳入了“上班—挣钱—买房—娶媳妇—生孩子—上班”的粪坑。
都在粪坑里,别觉得人家坑里的粪不够香就笑话别人。
我们现在觉得确实这么回事,不以为怪。可是,你要经历过那段岁月,你就知道,人与人之间差距有多大。
笑贫不笑娼,不奇怪吧。当人们的价值取向一致统一,就会约定俗成,你要不成为被人取笑、嘲弄的对象,你就要迎合,或者做得更好,更出类拔萃。
知识改变命运,此言不虚。最现实的通道,你初中毕业,考上小中专,你的户口就可以迁出农村,毕业后吃的就是公家粮,每个月国家给你发粮票,家里就可以少交一口人的公粮了。跳出农门,你就算是一条合格的鲤鱼。
你考上了高中,哪怕没考上大学,你也有资格报考公家部门,录取了也能端上公家饭碗,这些人干在基层,很多人成为了地方一把手二把手。
考上大专、本科,你肯定就端上了铁饭碗、铜饭碗、金饭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