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月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6章:林黛玉进贾府的写人技巧,妩媚的人生,艾月A,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文&bsp&bsp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里非常有名的一段故事。后来还被编入中学的语文课本。今天,我们主要来分析一下作者的写人技巧。看有什么高超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这段故事,一开始,是写林黛玉下船后的见闻,正是这些见闻,对林黛玉的心态产生了影响,引出了林黛玉进贾府的处事箴言“……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林黛玉为什么“恐被人耻笑了去”?
前文交代有二。
一是“尝听得母亲说,他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有什么不同,作者没说,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这是故意不把话说尽!无形中就增加了小说的吸引力和厚重度。
二是“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的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这一点,给出了上一点的部分答案,即“吃穿用度”的“不凡”。
林黛玉感觉外祖母家的吃穿用度不凡,也就反衬出林黛玉自己家吃穿用度的平凡。这一方面,向我们透露出,林黛玉家里的生活相对是简朴的。否则,三等仆妇的吃穿用度,不会引起的林黛玉的格外注意。
林如海是盐官,是个肥缺,而家里的生活用度平凡,就说明林如海这个人,是个清官。或者说,至少不贪。
三等仆妇的用度,就能让林黛玉产生这样的心态。还可以反衬出林黛玉即将寄人篱下时心里的那份凄凉。同时,也揭示了林黛玉在经济上的自卑。再有,就是间接的告诉我们,林黛玉是个多么细心和敏感的人。
这段心理描写,之后就成了林黛玉在贾府里的行为准则。这是作者一开始就送给我们的,解开林黛玉在贾府一切言行举止的钥匙。
进贾府前,林黛玉还留意到“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路过宁国府大门,一眼就断定“这是外祖的长房了。”可见,她不仅用心,而且还很细心。
进院后,只见“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都笑迎上来道‘刚才老太太还念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帘子”。
这里,作者通过丫头的话,为老太太的出场做铺垫,借以强化贾母想见林黛玉的急迫心情,顺便也承接前文说到,贾母执意要把林黛玉接到身边的思念之情。这样,也为林黛玉进贾府后,能得到贾母几近于贾宝玉一样的待遇,做好了铺垫。
由此可见,作者不论写人写事儿,都是环环紧扣。
再看,“黛玉方进房,只见两个人扶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知是外祖母了,正欲下拜,早被外祖母抱住,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
这里,通过贾母急切的动作,心疼的叫声和哭声,来表达贾母的思念,很是感人。这一表达,也为此前,贾母要接林黛玉来住,以及刚进院,就听说贾母的念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然,这里贾母的哭,多半是为失去女儿贾敏在悲伤,也有一部分,是对林黛玉失去母亲的可怜。
这样,贾母,一个慈母的形象,就在我们眼前立了起来。由此可见,作者写人物,不是自己给人物贴标签式的,而是让人物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书写自己。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然后,林黛玉分别拜见外祖母、大舅母、二舅母、珠大嫂子。对这些人,都没有外貌描写。却对后面进来的三个姑娘,分别进行了描写。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时候,作者的写法,仍是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来观照周围的世界。
年轻的姑娘都爱美,他们看到漂亮的女孩,总是不由自主的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林黛玉也是如此。所以她就格外的会注意那些漂亮女孩儿的脸庞,而不会去注意那些长辈的面貌。
这三个姑娘都是被贾母特许,没有去上学,专门来陪林黛玉的,估计是贾母怕林黛玉一个女孩子初来乍到,在一群大人中间过分拘谨和孤单。从这里,可以看出贾母的细心周到。
作者很仔细的写了三个姑娘的容貌,却没有告诉我们名字。再次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再次引发读者读下去的兴趣。为增加这一效果,还特意强调了一个细节“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仿佛故意用小手指在我们的心上轻轻的挠了一下。让我们的心,跟着这一下,不由自主的波动起来。
这里,作者在通过林黛玉的眼睛书写众人时,也不忘通过众人的眼睛来写林黛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