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家之前(二),三国之小君子,青烟慕,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sript><sript>
贾诩看着蒯越在这里极力配合的模样,实在是有些目不忍视了。
这群家伙若是知道了这一切的真相之后,也不知会是一个什么感觉。
不过不管贾诩心中怎么想,现在蒯越已经越来越进入状态了。
“使君,近日管宁先生带弟子游历荆州,某家已经和管宁先生取得了联系,想要与管宁先生彻夜长谈,听闻使君乃是管公弟子”
“异度先生现在和某家套交情是不是晚了点”
“使君误会了,听闻管公立志要继承太丘公的衣钵。
蒯家愿意助其一臂之力。”
蒯越这个时候终于将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也可以说是将刘封的目的说了出来。
继承陈太丘的衣钵,继续有教无类!
这话一出来大家都惊了一下,不过却也没有立刻出言否认。
毕竟之前有冠军学堂和襄阳学堂等诸多学堂之事在前,这种事情大家也都有心理准备,但是即便如此他们仍然不愿意。
广开山门,有教无类和他们现在做的这种事情可不一样。
他们现在的学堂是利益,而有教无类,广开山门嗯,干不了!
不过蒯越也不可能是仅仅如此就够了,他在最后默默的补了一句话,很重要的一句话。
“这不是前段时间我等征战在外的时候,听闻王粲去蒯家拜谒,我家那不争气的东西直接将家中所学全都告知了王粲”
这是刘封干的第二件不要脸的事情,先是伪造信物将他们逼出来,然后趁着各大家族守备空虚的时候让王粲直接窜到各个家中去探讨学问。
现在大家才想起来这件事情,凭借王粲的手段,这诸多家族有一个算一个,最起码他们能够露出来的东西都已经在王粲手中出现了。
也就是说,只要王粲愿意,他完全可以将各家的家学默写出来
家学之所以称之为家学,不是因为他们的家传学问有多么的独特,说白了就是大家都学过的东西罢了。
但是家学之所以独特是因为数百上千年,一代代的注释和扩展。
比如颍川荀家的家学就是《荀子》,这里面不但有荀子这个作者的注释和讲解,这么多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荀子》在荀家的手中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些东西了。
可以说注释比原文还要多上十余倍不止,一代代荀家有名有才之人,根据自己的一生结合自己的家学《荀子》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蒯家,黄家等等也都是如此。
比如蒯家有家学《隽永》,并且有先祖蒯通的策画与舌辩之术。
当然,荆州的这群家族可都不是虚的,或许《隽永》以及黄家的《九宫赋》《天子冠颂》这些东西比较小众。
但是这么多年他们一代代的传承下来,所有的经验才是最大的经典和好处。
比如黄家,黄香之后的其子黄琼、曾孙黄琬,都官至太尉。
他们的经验都是非常宝贵的东西,为何很多家族子弟刚刚出仕就可以有了不少经验,只需要稳定下来很快就能够成为一方良吏。
这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家族之中那些长辈的经验,而这也是普通百姓和那些完全没落下去的寒门所欠缺的。
可是在刘封的算计之下,这些东西,让王粲给“偷”了。
而且刘封的准备还没有结束。
“哎,异度先生这么一说某家倒是想了起来,当年外祖父曾经在洛阳设立石碑让天下观摩。
如今外祖父年纪大了,某家决定替外祖父重新置办这件事情,不过这石碑内容却是要改一改了。
外祖父在朝廷担任了一辈子的官员,这一生的从政之道,应该让后人所观摩。
当然,还有贾公执掌南郡的些许想法时机。
日后包括荆州水利规划,流民安置等方法。
均可以设立于石碑之上,日后有官员若是有所迷茫,可观摩石碑以聆听先贤,或许日后也能够成为一个趣闻。”
刘封的话算是将这件事情给定了下来,他这是一丁点脸面都不打算留了,口口声声自己没有任何的生气。
这一下子可倒好了,上来就要将为官之道给放出来,那日后荆州学堂走出来的寒门和百姓,有了这些教导。
他们的天赋和心性只要足够,也算是有了一条稳定的仕途之路了。
最重要的是,刘封现在满脸带笑的模样还没有结束。
“之前文法吏之事也可以在荆州试行一番了。”
“咳咳咳”
一旁的贾诩终于还是忍不住的咳嗽了起来,让刘封适可而止,这家伙真是要走了,桩桩件件都卡着边缘而走。
众人也知道这次自己做的事情有些理亏,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些事情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并没有出现让他们家族消亡的问题,还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在接受之余,各家的主事之人也在互相对视,他们也在默契的选择了压制。
现在谁都看得出来,刘封是压制着火气,在他离开之前,最起码不能惹怒了他,最后日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