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十三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五十六章 注定变成话唠,最佳影星,白色十三号,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饥饿游戏》结束北美放映,十三号工作室立即推出了光碟,光碟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dvd套装,售价199美元;另一种是蓝光光碟豪华套装,售价分为高达99美元和999美元两档。

众所周知,光碟大规模压制的话,成本非常低廉。

甚至,光碟本身压制的费用,都比不上在全美各地铺货的花费。

在大规模压制的情况下,一张光碟的制作成本,不会超过零售价格的百分之五。

《饥饿游戏》最为普通的dvd版本,平均每张制作费用花费不了一美元。

当然,光盘的成本不能这么计算,仓储、铺货和宣传的费用是少不了的,还有留给发行商的利润。

这些全都计算在内,普通dvd版本的平均单张成本在五美元左右,豪装套装里面因为加了些例如嘲笑鸟胸针之类的小纪念品,成本稍微多一些,分别在七美元和十五美元上下。

可以说,电影光盘的利润率远远高于票房。

所以,才有2010年之前,好莱坞是活在光盘上面的说法。

虽然从2008年开始,随着网络下载和租赁大行其道,光盘受到了严重冲击,但依然能为好莱坞提供不菲的利润。

《饥饿游戏》光盘在北美上架第一周,就卖出了20万张的销量。

尽管这比不上前些年热门电影光盘首周轻易就能卖出500万以上的销量,却也是2012年最好的单部影片单周光盘销量成绩了。

上市十天的时候,《饥饿游戏》的光盘销量突破了450万张。

随后,就跟上映电影的票房一样,光盘销量骤降,单周只能卖出十几万张。

到八月中旬的时候,《饥饿游戏》在北美一地的光盘销售数额就卖破了1亿1000万美元。

与此同时,贝拉-安德森也搞定了一些授权谈判。

互联网方面,《饥饿游戏》的网络点播和租赁版权,以7年1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奈飞;公共电视台播放版权以7年1400万美元交给了迪士尼旗下的ab电视台。

另外一些谈判还在进行,未来会获得更多周边版权的收入。

哪怕不算续作,这部影片也会给马修带来大笔的利润。

相比之下,《复仇者联盟》还在北美各大院线继续收割票房,不过放映三个半月之后,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增长速度已然非常缓慢。

马修占据了这部影片百分之四十的投资和收益比,自然一直在关注最新的动态。

《复仇者联盟》北美票房累计6亿2150万美元,成为《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之后,第三部能做到北美票房突破6亿美元大关的影片。

全球票房同时也冲到了历史第三位,目前在全世界各地收割了14亿8950万美元,超越15亿美元就在眼前。

一次次的投资成功,让马修更加明白,像他这样有资格入场的投资人,着重投资的必然是大众类型的片子。

这些年,不是没有独立片制作人或者导演拿着项目上门找过他,其中也不乏曾经听过名字的一些文艺片,但他无一例外的全都拒绝了。

或许这些片子里面会出现不少经典,即便票房不是很好,通过奖项和线下的运作,五六年或者十几年之后也能实现盈利。

但在容易获利的项目面前,时间成本会在他这里无限放大。

再说了,他对电影的认知并没有发生改变。

不是没有导演和制作人指责他这种投资人眼里只有利润,没有电影艺术,甚至票房失利后骂观众低俗而不懂欣赏。

但地球上有几十亿电影观众,为什么大多数人要掏腰包为少部分人的喜好买单?

毫不客气地说,一小部分电影人,跟支持他们的人自娱自乐就行了,强行站出来让其他观众也买单,比那些烂片导演还令人生厌。

电影发展到现在,早已变成了众艺术,能让大部分观众理解到电影想表达的思想和艺术的才是真正的好电影

或许是生活在太平洋对岸的时候,只是个普通电影观众的关系,马修一直都认为,广大观众喜欢的不一定是好电影,但是好电影一定是能被绝大多数观众喜欢的。

你的作品对观众不友好,观众还要为你的坚持买单,观众必须这么贱吗?

马修的合作对象里面,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要抢夺我的身体

山与千岛

谷主夫人又来刺杀你了

渡居北川

全球首发:智能手机之父

速溶热可可

末世重生之游戏空间

梅星雪

菩提伴如来

榻上的咸鱼

气吞万域

蜗壳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