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冰冷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节 10月1日,“巨婴”,120记,如冰冷月,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怡走近床边,掀开毯子,“啊”了一声,我连忙探头一看,乖乖,这个体型:只见床上躺着一位三十多岁的肥胖女性,体重至少在180公斤以上,身高大概160厘米,全身都被堆积的脂肪撑起,说是“肉球”也不为过。她穿着一件灰色的大恤,没有穿裤子,“她可真胖,合适她穿的衣服应该也不多吧”,我这样想着。示意小怡掀开恤暴露对方的腹部,方便确诊腹痛的部位。结果小怡掀开恤下摆时,又“啊”了一声,我扭头一看,原来患者连内裤都没有穿,难道脑子有问题?我赶紧示意小怡放下掀开的恤下摆,帮她遮掩好&sp;部位,开始隔着衣服触诊她的腹部,结果发现她主要是胃的位置有轻微的压痛,没有腹膜炎的表现,腹部其他地方都没有发现异常,再结合满屋子的零食包装袋,我只能怀疑她是胃痛,并且和进食大量的零食有关。<r/>
<r/>
我对她说:“你的腹痛不是特别严重,我可以给你一些解痉的药缓解一下,但你也可以去医院具体检查一下。”对方没有犹豫:“我肯定要去医院的,我每次不舒服都要去医院”然后转头对着外面喊:“妈!妈!我要去医院检查一下,等会你一起去,对了,等把我安顿好了,你记得回来帮我做饭啊,我今天要吃清淡点,排骨炖冬瓜吧”外面的老人答应了一声。在一问一答中,我注意到她已经完全没有了痛苦的表情,取而代之的理所应当。我对她说:“你肚子疼,暂时不要吃东西,等检查完再说,那现在你穿上衣服,和我们去医院吧。”对方愣了一下,然后大声对我说:“穿衣服干嘛,我就这样去医院啊,对了,你们要抬着我下楼,我走不动的,我现在每天最多上厕所才起床”那就是能起床却懒得下床?这是故意的还是真有病?怪不得这个体型。<r/>
<r/>
我此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个超重的患者我们应该怎样把她抬上车?我也终于明白,刚才电话中的家属让我准备的特殊工具是做什么的。没办法,我只能让三哥跑一趟,需要叫涛哥上楼搭把手,同时要把铲式担架的保险带拆下来,连着挂钩做成简易的背带,不然除了小怡,我们四个只靠手的力量,是无法把这个超重的患者抬下楼的。<r/>
<r/>
我只能让她先躺好,我和小怡回到客厅,等待三哥去准备工具,同时登记患者的身份信息。我对了一下身份信息,没错,患者是36岁,但是她的行为举止完全和年龄不符合,我只能边登记边询问旁边的老人,也就是患者的妈妈。也许早料到我们的询问,老人回答的很有条理,但在诉说中仍然忍不住落泪。她女儿今年36岁,在女儿6岁的时候她和丈夫离婚,由于孩子还小,总想着单亲家庭,应该多给她补偿,所以这个孩子从小就有求必应,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比较好,而且稀缺的。<r/>
<r/>
后果就是孩子变本加厉,脾气性格乖张跋扈。勉强读到初中时,又迷上了电子游戏,结果被迫退学。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母亲也想她改变,曾去了多家医院就诊,发现孩子的智力完全正常,身体指标也正常,逐渐肥胖起来和大量高热量饮食有关,后来也请了心理医生给孩子做疏导,但都以失败告终。随着年龄的增大,她的恶习也不断累加,变得越来越懒惰,甚至不再下床,连衣服都懒得穿,吃喝都在床上,每天平均七八顿饭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r/>
<r/>
听着老人的话,我的心里却没有表示同情,孩子的成长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既然家庭已经把她养成“巨婴”,想改变也是徒劳。此时三哥和涛哥已经返回,剩下的就真的是体力活了,我让小怡拿好药箱和其他装备先下楼,我们则在床上铺好软担架,让她挪上来,然后用临时制成的背带扣好软担架的拉手,胖子在前,三哥在后,像犁地的牛一样把背带背在肩背上,我和涛哥则负责担架双侧的拉手,都准备好了,然后大家一起喊着口号“一、二、三,起”,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双手同时发力,才勉强把我负责的这边抬起,抬头看了一眼,大家都差不多,胖子的脸都憋红了。我们艰难的穿过狭窄的楼道,下楼的途中根本不敢休息,就怕一休息,这个担架再也抬不起来,大家都咬着牙,闷头前行,终于,七转八拐的出了单元的门,当把患者放在担架车上时,我的双手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短暂的休息后,顾不上她的体宽已经超出了担架的宽度,我们一起用力,终于把担架车推进车厢,此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r/>
<r/>
转运过程很顺利,到达医院的急诊科时,免不了又一起喊着号子把她搬到病床上,此时才算真正的大功告成。在我们离开的时候,患者早已经没有了痛苦的表情,正在和她的母亲有说有笑,扳着手指在盘算今天的午饭到底吃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