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黄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二章 约见邱得根(4000+章节,求订阅~),华娱从1980开始,一根黄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即便是没有了尧光集团撑腰,这个吴见夜也不好对付,你不要忘了他另外一个身份,这两年他虽然一直没有出专辑,但是《横空出世》这张专辑的影响力还在,还有已经热销多年的《侏罗纪公园》,这都给他带来了不少的财富,根据我的调查仅这两项的收益就至少超过3000万美元!”
谢婉清既然是最恨吴见夜的,自然对吴见夜也是最了解的,当然了这种了解也仅仅只是吴见夜在香江等地表现出来的东西。
在国内的情况,她不认为一个导演在国内能有什么样的地位。
坐在潘笛生旁边的杨子琼神情有些诧异,她也是出身马来西亚的名门,可是三千万美元对于他们家族来讲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了,但是没想到吴见夜这个国内过来的导演,身家竟然已经超过3000万美元了!
潘笛生右手放在桌面上,有节奏的敲着,沉吟了一会以后才说道:“我已经调查清楚了,吴见夜这次之所以与凤歌娱乐出现问题,是因为吴见夜想要让自己的女朋友与周闰发合作一部电影,他的那个女朋友,我已经让人打听了,也是国内过来的,她妹妹也是凤歌娱乐的签约演员,既然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对付他,我们可以让他的身边人没有了工作。”
谢婉清先是露出一丝畅意的表情,然后又有些怀疑的问道:“凤歌娱乐会同意?”
潘笛生自信的笑道:“潘家,陈家,谢家咱们三家联合向凤歌娱乐施压,就算是周涛他本人也要掂量掂量,更何况一个区区的刘峰呢!”
谢婉清与陈文伦想了一下,露出满意的笑容:“不错,这件事情确实可以尝试一下!”
随后三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商量事情具体的行使过程
吴见夜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被人算计了,而且算计他的人还是香江有名的富二代潘笛生等人。
此时的吴见夜与龚来到了,位于九龙的荔园游乐场,这是亚视邱得根名下的游乐场,是一座集宋朝建筑与风俗于一身的游乐场。
这样的游乐场在吴见夜的眼中说实话,只能说是一般,不过在龚的眼中,就不一样了,此时国内还没有像样的游乐场,顶多就是公园而已。
“亚视的一些古装剧听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龚走在游乐场,穿了一件简单的t恤,配上一条休闲裤,手里还拿着因为天热而脱下来的牛仔上衣。
“姐,你说在国内建一座大型的片场怎么样?”
龚奇怪的看着吴见夜:“就像是邵氏在清水湾的片场那样?”
吴见夜点点头,说道:“不错,不过要比邵氏在清水湾的片场更大,主题也更多。”
龚:“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的?”
吴见夜笑道:“其实这是在拍《末代皇帝》的时候,就有的想法,为了拍摄《末代皇帝》,我们走了燕京,津门,辽东,春城等各地,你想,如果有一个专门的拍摄片场,这里拥有所有的情景,那么是不是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不必要的花费?”
龚想了一下说道:“这恐怕不容易吧,先不说建造这样一个片场需要花费多少资金,就是国家那边能不能同意也是一个问题啊!”
“如果只是堂庭文化,国内可能不会同意,如果是堂庭文化与凤歌娱乐,香江亚视的三方合作呢?”笑着看了龚一眼,吴见夜继续说道:“国内第一家文化公司与香江最大的娱乐公司之一的凤歌娱乐以及香江两大电视台之一的香江卫视联合在国内创办的片场,仅这一个噱头,国内不可能不认真考虑的。”
如果只是堂庭文化的话,国内肯定会有很多微词的,哪怕这在后世人看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提议,但是在现在的国内政策来讲,会有很多人在这件事情提出不同的意见。
随着尧光集团在香江的地位水涨船高,以及凤歌娱乐与国内的多年合作,再加上堂庭文化是国内的第一家文化公司,国内已经将堂庭文化当做一个标杆了,也会给予一定程度上的支持。
这件事情绝对是大有可为。
龚也不是一心只知道演戏,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想了一下吴见夜的提议,然后点了点头,说道:“如果是真的能够成行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只不过,你说凤歌娱乐可以合作,我没有意见,至于亚视,他们为什么要跟你合作呢?”
吴见夜哈哈一笑,道:“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来荔园游乐场的原因!”
龚露出疑惑的表情。
荔园游乐场的老板正是现在亚视的老板邱得根的产业。
邱得根在香江也是一个传奇性人物。
出生在沪海,父亲也只是一个小商人,在他刚刚升入初中,就家道中落了,邱得根只得辍学打工,15岁进入沪海的大光明电影院当小厮,后来升为司理,21岁时租下大都会电影院,放映国产影片,是一个身无资产的经营者。
不过随后邱得根娶了一位白富美,走上了人生巅峰,不过当他来到香江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穷小子,全部身家也不过几百元。
后来邱得根在朋友开的公司做幻灯片广告,并买卖影片。他在上海经营多年电影院,故想在香江重操旧业。香江把影院叫作戏院,那时没电视,去戏院看电影是香江人的主要娱乐方式。
经营戏院自然是在闹市好,可闹市的租金贵,邱得根可望而不可及,又借钱无门。后来他回忆道:“当年由于自己是外省人,粤语又不灵光,不获本地人信任,买东西总是先钱后货,调动资金很困难。”
此路不通,邱得根唯有把目光盯到乡下。他到新界跑了好些地方,最后在荃湾租了一间货仓做戏院。邱得根的原则是能省就省,乡下租金低,乡下人很少看电影,故可以租旧片来放,旧片一天才1港元租金,又可省一笔。
当时荃湾人口仅10万,除本地居民,还有山寨厂工人,不过也都是从粤省来的农民。邱得根的戏院一开张,果然大受欢迎,时时爆棚。
麻烦事也随之而来。原先这里的人有免费看电影的习惯,一些有钱人做善事,出钱请人放露天电影,或在宗祠货仓敞开门放映。戏院开张,一些农民不买票,不让进就用石子砸灯砸玻璃。邱得根每晚都要守在戏院维持秩序,这些乡民慢慢才习惯买票看电影。
邱得根首创乡下戏院放日场的先例。他的考虑是租片以日计算,光放夜场不合算。乡民没有上班工作制,时间可自我调剂。再说乡民居住分散,走夜路颇为不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