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百六十三章 算我一份,帝国重器,周硕,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1990年开始,韩国重工业主要支柱钢铁和造船,就在中国东北地区竞争下濒临崩溃了。”
“如果从长远出发,发展汽车产业确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案。汽车产业拥有高附加值和庞大的市场,能够消化韩国的钢铁产能,并且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产业竞争形成比较优势。从目前的发展规划来看,中国应该还没有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的规划和基础。”
“大宇集团从1984年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汽车,这里是大宇每年出口汽车的详细数据。1986年,大宇生产16.7万辆汽车、出口12.1万辆。然后逐年递增,到1990年之前,全年产能能够达到80万辆左右,出口数量在65万辆。但是从1990年以后,大宇出口汽车数量就开始急剧降低,1991年出口50万辆、1992年出口32万辆,今年出口形势只会更加严峻。”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正在成为一个新兴的汽车配件生产市场。通过八十年代的桑塔纳国产化计划,中国培养起来了一批质量合格的汽车配件企业。这些企业在进入汽车配件国际市场之后,日美欧等国汽车企业的成本开始显著降低,韩国汽车产业的优势被迅速抵消。”
“然而更重要的问题是,大宇汽车今年非但没有削减产量,反而通过银行贷款继续扩大了大宇汽车的生产线。超过100万辆汽车最后很可能需要通过国内市场消化……”
“但是我们韩国,一年能消化掉100万辆大宇汽车吗?”
破旧的仓库里,尹正学正面对着一群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侃侃而谈。这些人都是他之前在KB银行里工作时候的客户,他们有的是小企业主、家庭主妇、退休老人,也有学生、包租公和饭店的小老板。面对他的这番言论,做出的反应当然也各有不同。
家庭主妇和退休老人明显不太相信他的“危言耸听”,而包租公和学生则是满不在乎。冷不丁的就有人说韩国第二大的企业大宇要破产,这也得有人相信才行。更何况在尹正学嘴里说出来的还不止是这么一点,而是认为大宇一旦面临破产,紧接着贷款给大宇的多家韩国大型商业银行也都会面临严峻的破产危机,然后进而导致很可能是一场波及全国的经济危机……
韩国人这小日子过得好好的,结果你和我说国家马上要破产了?
尤其是在实业出现问题之后,韩国国内资金大量进入金融业,导致了市面上出现的某种虚假繁荣。光是从报表分析上来看,大宇过去三年里根本没有倒退的迹象。汽车出口从三十多个地区猛增到了三百多个地区分公司,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大量的投放广告并且增加人员待遇。
实际上这完全就是在饮鸩止渴,更加是大宇不得不进行的背水一战。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打开市场,钢铁产能消耗不掉、造船业崩溃速度超过汽车产业的增长,那么这颗炸弹很可能立刻爆炸。在立刻原地爆炸与天魔解体大法之间,大宇显然选择了后者。
大宇是韩国第二大企业,而又是重工业第一,实业衰退对它的影响是极其致命的!尤其中国造船产业的异军突起,对以造船起家、并且始终坚持造船投入的大宇来说更加致命!
天魔解体大法之下,大宇硬是燃烧了三年时间,可惜并没有换来奇迹——因为奇迹现在仍然没有和韩国建交,当然也就别提什么双边贸易和投资建厂了。
到了如今,市面上由于宽泛的金融政策依然维持着表面的繁荣。但是韩国的整个第二产业,实际上都已经岌岌可危。
如果没有这次的金融风暴,韩国或许还能寻找机会调整产业结构、想方设法与中国建交。然而很可惜的是由于整个国际大环境的改变与东北亚地区出现的新兴重工业集群,让韩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比历史同期恶劣了至少三到五年,更是让韩国打开中国市场的希望遥遥无期。
这场93金融风暴看起来似乎与97金融风暴类似,但实际上差距极大。
历史上韩国虽然遭受了97金融风暴的影响,一度甚至面临国家破产。但实际上从整个经济基本面来说,韩国经济在远期仍然被国际资本看好,所以97年以后韩国放弃抵抗反而有大量外资进入。但是在当今这个国际局势下,韩国未来经济走向,已经没有人能够看清了。
这里的原因很多,首先是韩国本身体量不如历史。经过多年来的实业衰退,再加上金融风暴提前多年,韩国此时整个经济大环境并没有发育到真正发达国家水平,仍有可能重新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韩国的产业转型包括汽车、半导体这两大支柱,全都处于转型关键期。
然而这两个转型方向,几乎全都要面临中国大陆的强劲竞争。汽车产业不说,三星转型半导体的路其实已经被胡文海彻底封死了。液晶显示器、存储器和通信设备,这是未来三星的三板斧,现在主导权都在新科手里攥着。而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大陆将迎来一波可观的晶圆厂产能爆炸。
其次是韩国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中韩建交无门,但苏共却就在家门口。驻韩美军是否可能增加?面对敢扔大蘑菇的苏共,韩国要不要部署美军的反导系统?那么这会不会进一步刺激朝鲜和中国,导致中韩关系趋冷?
韩国唯一能够期盼的,就是中国尽快完成创世谈判。这样一来韩国可以借助世贸组织这个平台,完成进入中国市场的期盼。但即使一切顺利这也要在三四年后,还得祈祷中韩世贸谈判的时候,中方动的刀子不要太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