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五章 祸根,大宋王侯,九孔,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非常感谢‘流离de岁月’、‘本’、‘闷烧锅’、‘wars’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部将出去传令,士兵听到可以放开抢掠财物,又有良家妇女可随意糟蹋,这才恢复了一些士气。不得不说,潘美的方法虽然对百姓太过狠毒残忍,但对于此时的叛军也不为是一种方法。
就在这时,忽然有骑兵从来路急匆匆疾驰而来,说道:“将军,曹玮又追上来的,距离我们只有二十里的路程。”
有部将义愤填膺的说道:“将军,不如让末将带一万人马设下埋伏,灭了曹玮所部。”
“万万不可!先不说曹玮深得曹彬真传,用兵行军经验更是丰富,很难成功对其伏击。最主要的是我们士兵不稳,若是分兵,没了大将军的威望压制,士兵很有可能便又哗变或者逃离大军。”许方义摇头说道。
潘美略一沉思,说道:“许大人言之有理。此外,一路州县并不明白曹玮部的情况,以本帅对朝廷文官的了解,在没有朝廷诏令之前,他们绝对不会对其打开城门,更不会随意提供粮草,而我们一路将城外粮草劫掠一空。曹玮没有粮草,京都魏王和小皇子之间必然还会有一番争斗,等朝廷局势稳住,京都给地下州县下了诏令,不知到什么时候了。到那时,曹玮必然坚持不住,已经退回京都,而我们多半也已经到了达州,抢到足够多的粮草,进了蜀道。”
叛军众将闻言,深觉自家大帅言之有理,无不喜形于色。即使是许方义也感觉曹玮说的没有错。然而,他们却是想不到,叶尘和赵德芳因为大宋大局或者兄弟亲情,放弃了争夺皇位。
…………
…………
开封枢密院。
议事大厅,阳光从雕花门窗透进来,随着被风吹得摇动的竹帘时明时暗,如有光晕。在此办公的官员书吏此时全部退避了,剩下的是如今大宋朝廷最有权力的一圈子人。宰相赵普、枢密院使曹彬、参知政事罗公明、吕馀庆,另外还有新任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刘守忠,以及七大禁军军团的都指挥使和华夏卫府新任情报司使胡三光。
显然在叶尘的默认之下,若是没有意外,魏王赵德昭定然能够顺利当上皇帝,差的只是选一个良辰吉日登基而已。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中枢多了一些新面孔,也留下了好些个旧面孔。
比如三司使罗公明,人称官场“不倒翁”,的确是很有道理的,此次便跻身为副相。还比如刘守忠,由四品武将一下子提升数级,成为正二品大员,这自然不是因为刘守忠以前打过多少胜仗、有过多少功劳、苦劳,这自然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带麾下大军向魏王效忠的主将,有勇有谋的一次大胆押注,为魏王入主皇城奠定了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上位,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但禁军之中如刘守忠这样麾下有五千人马的主将,少说也有十多个,就只有刘守忠有这个机会、也抓住了机会。
赵普就不说了,重新回到中枢,成为百官之首。魏王能够当上皇帝,完全就是他一手谋划的结果。
…………
…………
今天诸臣聚集枢密院,自然是商议如何平灭潘美带领四万多叛军之事。
调动五万京师禁军行至千里之外打仗,自然不能像潘美那样的叛军一般说走就立刻能走的,这其中牵扯的事情太多。比如京师周边防卫重新调整布局的问题,供五万大军至少一个月粮草筹集准备,以及十万劳役民夫的征调等等。这些事情并非是一两天便能够完成的。
所以说,虽然已经在崇政殿上魏王和叶尘当场定下由叶尘带五万大军出征平叛。且所有人都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但是世间之事总要受各种因素掣肘影响,具体实施起来,并非那么一回事。
“诸位大人,且看川蜀地形图。”曹彬开口道。
众人纷纷转头看去,一副木架子上挂上了一副华夏卫府武器司出产,远较枢密院军用地图更加精确细致的地图。曹彬这两年来,不到五十岁的人却看起来像是快要六十,已显老态,不过气质却越加内敛,身材魁梧,让他气势不减,他此时穿着圆领官袍,口气镇定、举止儒雅。依然是大宋第一名将,一代儒将的风范。
曹彬从容的伸出手臂,指着地图上位置:“根据探子回报,潘美带着叛军目标是川蜀,而据华夏卫府情报司在叛军中的密谈传回的情报可知,潘美定下最终落脚点是成都府。潘美很有眼光,也选了个好地方…………成都府,川蜀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叛军若是逃进川蜀盆地,再据有成都府,依仗蜀道之天险,让其站稳脚跟,潘美便可建国,成为我大宋心腹大患。反之,我大军若是能够在潘美部进入川蜀盆地之前追上叛军,并将其剿灭,潘美没有落脚点,又没有天险可依仗,便无可凭借,即使逃走一部,也难成气候。所以,此战若是要速战速胜,便要抢在潘美进入川蜀盆地之前便击溃叛军。”
“为了让大军尽早出发,经魏王殿下批准,老夫已经与宰相大人、祥符王商议妥当,将本来供给西北边军秋季粮草挪用给祥符王。此外,征调劳役民夫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决定调动十万厢军押运军粮。且将禁军各军之中战马全部拿出交给祥符王,以供出战将士使用。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