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百三十章 朱雀军团作战会议,大宋王侯,九孔,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邓崇轩只是听着属下争论,不发一言,让人难以清楚他心中倾向,或者是不是另有想法。
副军团长王超此时说道:“眼下辽国和宋国大军压境,柱国大将军西征军还未回归,值此险峻形势之下,兰州战事不宜久拖。以盖朱城的重要性,自然不可能不救,但若是按照正常战略思维,解了盖朱城被围之局,再以盖朱城为据点与吐蕃人展开大战,若是只有吐蕃一家之敌,这种打法自然没有错,只是眼下这种打法耗费时间太长。我们需要近快打胜仗,将吐蕃人赶出国境之内。”
邓崇轩点了点头,说道:“副军团长的意思是不应该即刻去救援盖朱城,而是要效仿高武阳与丁加刚上次大捷,先派人潜入盖朱城中,与丁加刚取得联系,在吐蕃人正全力攻城时,再根据形势尽快将行偷袭之事?”
昨日邓崇轩和王超他们同样收到夏京韩熙载等五人联名密报和安全部关于宋、辽两国最新情报通报,知道陛下受了重伤,全国形势除了兰州之外,看似平静,但随时都可能陷入祥符国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所以,邓崇轩也知道王超所言是站在大局考虑,但是他作为军团长必须要考虑得更加全面。倘若为了尽早将吐蕃人赶出去而犯了急功近利的错误,反而败于吐蕃人之手,从而让正在观望的宋、辽两国发兵来犯,那他可就成了朝廷的罪人了。想了一下,邓崇轩转头对一直若有所思,没有说话的寇准说道:“寇大是陛下弟子,乃文之状元,官之能臣,想必在军事一道也有所研究,以寇大人之见,眼下该如何做?”
寇准当然也知道叶尘重伤,而且他比邓崇轩知道的更清楚,叶尘重伤罪魁祸首竟然是他和水儿送给公主殿下的那头小银狼。当时知道此事后,寇准和水儿的悔恨可想而知。二人很清楚若非是叶尘对他们犹如亲人子女一般信任,换做是他人当皇帝,他二人此时早已进了安全部的大牢,被严刑逼供才对。如今也只是让水儿回去协同安全部一起调查此事,而他甚至都没有任何影响。
此外,邓崇轩和王超考虑到的当前大的形势,寇准同样想到了,甚至因为内疚,这几天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在思考如何近快将吐蕃人打败,将兰州收回。再加上刚才听了朱雀军团众人讨论,他心中的想法也越加完善。
此时一听邓崇轩发问,寇准立刻便站起先向众人拱手行礼,然后才说道:“邓将军、王将军,各位大人,在下认为,盖朱城若只是由丁旅长一旅之军驻守,吐蕃人便会认为他们能够攻得下,这样就会将他们至少三四万人牵制于盖朱城下。而高武阳三千特种大队散隐于兰州境内山中,且又有之前高武阳以疑兵之计和丁旅长大破格旺多杰之胜,这样势必让吐蕃人如芒在背,分出更多的人手和精力去防范高武阳随时随地的各种偷袭。这样的情况下,再除去吐蕃人用来驻守兰州主城和三个县城,其实能够机动的兵力最多也就三万人。所以,只要丁旅长守住盖朱城,我们真正面对的最多也就是吐蕃三万人而已,在这样的情况下,下官认为按照王将军之计,以盖朱城为诱饵,如高武阳那样伏击吐蕃大军并非不可能。当然,前提是丁旅长能够守得住盖朱城三天,否则盖朱城若真被吐蕃人攻下,我们就被动了。”
寇准之言,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众人闻言,无不点头称善,心想陛下的弟子,果然不凡。更有几个旅长纷纷请战,表示既然面对的最多只有三万吐蕃大军,便没有什么可怕的。
邓崇轩挥手打断麾下众旅长的请战,略一沉思之后,说道:“王将军和寇大人所言有理,然高武阳能够以疑兵之计偷袭成功,我们若想效仿高武阳以盖朱城为诱饵进行偷袭,几乎不可能。”
寇准和王超闻言一怔,看着中间沙盘地形,若有所思,众旅长知道自家军团长轻易不说话,但只要说出来的话,便很少有错。
果然,邓崇轩继续说道:“特种大队能够躲开吐蕃人的探子偷袭成功,一是特种大队擅长潜伏、隐藏、偷袭的游击战;二是特种大队是从柔狼山军寨去的盖朱城,不需要渡河。而我们若去盖朱城必须要渡黄河,吐蕃人不可能不在黄河沿岸布下探子,所以他们在第一时间就会发现我们行踪,这样一来偷袭几乎不可能,除非吐蕃领军将领真是白痴。”
说到这里,邓崇轩顿了一下,又说道:“不过,刚才寇大人所分析高武阳和丁加刚二人,一散藏于山中,一坚守盖朱城,势必牵制吐蕃人不少兵力,让我军直面吐蕃大军最多不过三万人,本将认为寇大人分析很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