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纸落陈情
邯子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纸落陈情,重生之千面侯爷难招架,邯子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裴南秧几乎是立刻去看姜昀的神色,只见他的一双修眉蹙得死紧,脸色阴沉晦暗,眸子里厉色尽染,手里的纸片也早已被捏成了一团。
一旁的徐祭酒被气得差点晕厥,全靠陈绍和其他国子监官员扶着,才勉强站直身体,手指颤抖着指向还在朝空中撒着纸片的人影,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徐大人得罪了,”姜昀的声音冰冷狠厉,朝身后的士兵挥手说道:“你们立刻把作乱之人给我拿下,若遇反抗,就地正法,绝不留情。”
“是!”士兵得了令,立刻冲过了太学门,顺着集贤道,往国子监内奔去。
屋顶上的人见状,即刻收了手,纵身向后一跃,跳入了国子监的层层院阁之中。
“大逆不道啊!大逆不道!”徐正青痛心疾首地高声呼道:“简直斯文扫地!斯文扫地!”
姜昀深吸一口气,缓了缓自己僵硬的面色,朝着徐正青一字一句地说道“徐大人,姜昀虽知‘着兵甲者不入国子监’的规矩,但今日之事,事涉叛逆,事关国本,姜昀不得已而为之,还望徐大人海涵。”
徐正青看了姜昀一眼,没有答话,还是兀自喃喃重复着“大逆不道”、“斯文扫地”两句话。
姜昀面色一沉,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朝着国子监的官员吩咐道“今日徐大人受惊了,你们立刻扶他进去休息。”
说罢,姜昀转头对立在自己身旁的士兵首领冷冷说道“在抓到叛逆之人前,国子监内的所有人等都不准离开此地半步,若有违者,按叛贼论处,格杀勿论。”
士兵首领低头领命,随后上前对着国子监的官员们说道“各位大人,请吧。”
国子监的官员们都是文官出身,从未见过今日的阵仗,急忙架起徐正青,瑟瑟缩缩地往国子监内走去。
“陈司业,请留步。”
还没走出几步的陈绍听到姜昀的声音猛地一愣,随即松开扶着徐正青的手臂,回身来到姜昀面前,不卑不亢地说道“宸王殿下有何吩咐?”
姜昀眸色幽深,一字一句地说道“陈司业,昨日和今日之事,你皆亲眼目睹,故小王想请陈司业随我即刻面见父皇,禀明情况,已绝后患。”
闻言,陈绍沉默了片刻后,揖礼说道“那便麻烦宸王殿下代为引路。”
姜昀点点头,领着陈绍就往自己的马车走去。
待马车绝尘而去,冯梓瑶收回目光,满脸的担忧地问道“裴姐姐,你说陈……大人他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陈兄与此事断无牵连,不过是向圣上禀明情况而已,你无需担心。”
冯梓瑶心有余悸的点点头,隔了一会,她咬了咬嘴唇,有些迟疑地说道“这纸上的诗句好像在说十一年前的宣怀太子一案有冤……”
“冯姑娘慎言!”裴南秧几乎是立刻打断了冯梓瑶的话,她眉头紧锁,低声说道“当年之事早已盖棺定论,其中是非曲直,由不得我们妄议。我们赶紧回府,权当今日没来过这里,以免再生枝节。”
冯梓瑶颔首应诺,随着裴南秧迅速往回程的路走去。在她们的身后,满地的宣纸随风旋起复又飘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行人驻足观看,而这四句大逆不道的诗词也以惊人的速度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京城。
“永定二十一年八月十六,国子监司业陈绍自随州回京。惠王姜忱特为其接风洗尘,聚天下贤能之才俊,设诗台于登科楼。然,诗会未毕,乱贼突起,楼中死伤无数,血流漫地。经大理寺、巡检司、刑部会审,乱贼受命于人,特作乱于登科楼,以图刺杀惠王。
此事未平,次日申时,又有乱贼立于国子监正门之上,广发壁书,痛陈先太子一案冤情深重,以至街巷皆闻。天成帝为之盛怒,下令严查贼众,格杀勿论。
时睿王姜卓治水有功,自裕州返京,天成帝特命睿王主理此案。然睿王一脉借先太子一案排除异己,所涉官员甚广。不到月余,朝野上下,怨声沸腾,众臣各择其主,其中以宸王姜昀、惠王姜忱为首。此后一年间,大宁储君之争加剧,朝局动荡,官员更迭不断,世家贵胄厝火积薪,朝不及夕,史称“三王之乱”。
——《苍泽志·宁书·一百零三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