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恋19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65章 政通人和,召唤之三国霸业,雪恋1988,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而,李翊还没有真正的统一全国,所以他依旧采取一定的怀柔政策,所以原有士族阶级的土地没有列入到均田范围内。以免过度刺激下,这些遍及各州县的士族搞事,损耗国力下延缓统一的进程。

又有租庸调制,此制度规定,凡是均田户,不论这一户家中的田地有多少,都按照人头收税。简单点说,一个人有一百亩地,那么也只收一个人的税。如此一来,极大的调动了农民开垦荒地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李翊十分重视农业,并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农民能够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这就让农业为基础的大秦国,经济得到了发展。而李翊从自己做起,提出“戒奢从简”,他节制自己的享受,期望能够上行下效,尽可能的节流。他又革除“民少吏多”的东汉弊政,减轻天下百姓的负担。

说到经济,便是农业大国也需要商业的力量。重农轻商,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帝国的华夏历朝皇帝大臣治国的根本思想。但李翊是从后世来的,所以他不歧视商业。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因为李翊知道,人不能只是吃饱肚子,只有商业,才是最终让国家富裕起来的根本。

在李翊的倡导下,社会的商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吃饱饭的同时就想要富裕起来,又有朝廷的政策扶持,所以新兴的商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而在文化上,李翊执行他的国、州、郡、县多级教学的政策,全国扫盲是他在国内的目标。汉文化融合边疆异族,这是他对外的文化目的。京师大学堂的求学、太学的加分,让学子们多游学四方。学子们为了上进,也是尽心竭力在乡间做好教育工作。

另外,李翊命令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各式的图籍,在京师大学堂旁成立国家大图书馆。找来蔡邕、郑玄、司马徽等大文豪,主管国家的图书馆和藏书事业。

………………

时光如水,转瞬即逝,特别是在忙碌之中,时间就像是插了翅膀的精灵一样,前一刻还在眼前,下一刻就不见了踪影。

春去下来,秋逝冬至,眨眨眼的工夫,这一年竟然就快要过完了。

实际上,虽然没有发动战争,但大半年以来,北疆一直处于高速而紧张的运作之下。

政务方面显得有些混乱。

今天发布一项政令,隔不几天就发现了问题,然后修改、打补丁,甚至推倒重来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朝令夕改一般的举动,在施政上是大忌,很容易让政府机构失去公信力,让百姓无所适从。不过,在将违反常理当做家常便饭的北疆,这种事也没什么可大不了的。

政令无论是修改还是推翻,都是在有了充分的论证之后才进行的。政令发布前的酝酿期间,就会进行广泛的讨论,所有人都可以发表意见,所有有想法,让人眼前一亮的意见,都会被记录下来,加以归纳、汇总。

一旦被采纳,提出意见者的名字,就会被列入政令的档案之中,公示于众。

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扬名机会,因为北疆的公示于众,是实实在在的公示。

李翊非常注重交通建设,这二十余年来,他一直都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努力,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了。通过水路以及便利的官道,所有政令会在第一时间,被信使送往各郡的官署。随后,由郡及县,由县城到乡镇,最后传达至各个乡村中的亭长、教习手中。

接到信报后,官署会将其公示出来。郡县的官署机构会在第一时间在衙门外张贴榜文,并由守榜的吏员从旁说明。没有这样条件的村镇,会由亭长在下一个休沐日组织民众加以说明讲解,若是有人心急,也可以自行找亭长或教习询问。

一开始,百姓对此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些事应该肉食者谋之,与自己没关系。但随着公示的进行和那一个个新政令的颁布,他们很快发现,如果对此视若无睹,最后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最典型的就是那条让人又爱又恨的垦荒令。

这条法令肯定是善政,这一条毋庸置疑,但其中也有不少弊端。

比如两家人争抢同一块地造成的纠纷,开垦出来的山田种不了什么东西,开垦者却顺势把山头给占住了,催生了不少恶霸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最严重的,这条法令最大的弊端,还是法令带来的那种压迫感。压得人透不过气的感觉。

因为每个人都想要更多的土地,想要就得去开垦,所以每个人都在拼命劳作,把自己累得不行。而在原来的模式中。那些家大业大的无疑更占优势,他们人手多,工具也足备。开垦效率自然比别人高。

在修正案出现之前,虽然有人意识到了,但却没什么人说过这条法令的坏话,一切都掩盖在开拓进取的大潮之中。等修正案一出,这些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修正后的法令变化不大,主要就是在税率方面加以区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网游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脱缰王妃不服驯

风酒歌华

染少给你六六六

淘气一货

锦绣田园之匪妻当家

剑凰十三凤

我爹是武林终结者

元暮轲

我们折腾不止的青春

北港近人

盛世八零之全能娇妻

闲听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