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7章:你说你不走了。,世子傲娇我作妖,羽且,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法眼是在五湖四海茶楼找到于允文的,那时候他刚从隔壁的铺子里出来没多久。
隔壁铺子的老板姓韩,是安国公的堂弟。
韩老板今年三十三岁,不喜文不喜武不喜欢当官,年轻时喜欢招猫逗狗、沾花惹草寻开心。年纪大了不太喜欢满街的乱蹿了,就向他堂兄借钱,在杭州城里置办了个铺子,卖胭脂水粉,珠钗首饰,成衣布匹这些姑娘们喜欢的东西。
借钱只是好听的说法,那是有借无还的。
安国公家钱多,也不在乎。反正,他以前也是隔三岔五的借。
从他的铺子开那一天起,安国公就猜测着,他什么时候会关门。毕竟他之前无论做什么,都是一阵儿的热度。岂料,他这一开就是四五年,而且自开铺子以后,再没去安国公府上要过钱。
韩老板做这个生意,才发现以前的二三十年,都是白活了。
原来赚钱比花钱更愉快。
尤其是近大半年,银子哗哗的入口袋。
他做的是姑娘家的生意啊,隔壁就是学子云集的五湖四海茶楼。
进京赶考不是谁想考就考的,如果这么容易,于允文也不会顶别人的名字了。
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参加考试的是童生试的县试,县试录取后,再府试;府试录取后再院试。三个阶段都顺利通过的叫秀才。童生试每三年举行两次。
由秀才参加的考试叫乡试,考中的叫举人。考上举人的,就被老百姓尊称为老爷了。没有门路的举人虽然不一定能做官,但可以免田税。总之,即便是无官又无钱,比普通老百姓的身份高很多。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由举人参加的叫会试,就是于允文想参加,而没有参加得了的考试。
两层高的茶楼里住的全都是举子,青年才俊呐,说不定有更上一层楼考中进士,登紫辰殿面圣的。
姑娘们没事就喜欢在茶楼门口晃悠,盼着邂逅一段好姻缘。
晃悠的多了,会不好意思的嘛。若是去隔壁铺子里转一圈,就显得很自然了。
只要有人来,就可能买。尤其是沁园春的姑娘们,那是大方的很,每次来必买。这就是韩老板近大半年生意火爆的原因。
每天有姑娘们主动上门搭讪,又赚钱。遇着顺眼的逗笑几句,优惠一两三贯的,惹得姑娘乐呵呵的,笑脸灿烂。韩老板觉得皇帝的差事都没他的好。
你现在跟他谈,让他转铺子?
宫七想接他的铺子,一是因为茶楼的地方有些小,想扩建;二是宫七觉得茶楼附近姑娘来姑娘去的,有些碍眼。
巧舌如簧的宫七,聪明灵秀的宫七,跟他磨了近三个月,价格翻了两倍,对方仍没有丝毫动摇之意。
能否如愿就看于允文的了。
宫七看到他从隔壁铺子里回来,就迎上去急急地问“怎么样?你跟他怎么说的?有眉目吗?”
于允文端起茶盏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嗓子说“今日是跟他闲聊,没说铺子的事。这两天,让我想想办法。转肯定是能让他转的,就看价格如何了。”
宫七满脸喜色地执起茶壶给于允文添了茶,“平价我是说着玩儿的,只要他肯转,价格好说。”
就在这时候,刘法眼进了茶楼。
刘法眼看到于允文,装着偶遇的样子跟他打招呼。然后就非让他请自己吃饭,说是没做他家的先生,他很伤心,需要对方宽慰。
于允文是府衙内的一个户房主事,从六品。
刘法眼是刑部侍郎,正三品。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们中间隔着七级。
七级下面的小官,请上级吃饭,对普通的官员来讲,那是花钱都买不来的机会。
于情于理,论私交或是公事,于允文都非常的乐意。
二人下午还要当值,有菜无酒,以茶代酒。喝得不亦乐乎。
日常生活中,于允文不是个多话的人。这次也一样。基本都是刘法眼在说,给于允文介绍杭州的风土人情啥的,话赶话的聊到了林侍郎。说林侍郎不是杭州人,是个言而无信的王八龟死无赖,借他三万两银子,迟迟不肯还。
刘法眼是个爽利人,最不喜绕圈子了。可是,向比他低七级的下官请教问题,也太没面子了些,何况自己又比他大两岁。
所以,若是有人说话得罪了你,他说我说话就这样,直性子。别理他。直的性子,那要看对谁。若是有心的对待某一个人,再直的性子,都会拐弯。
于允文听到林侍郎这个名字的那一刻,就知道了,这才是刘法眼此行的目的。遂热心地问道“因为什么事,他借您的银子?”
答案是刘法眼提前想好的,他小声愤愤地说“两个多月前,安庆府一个来京告御状的猎户,刚进杭州城,就遇到了小林大人。小林大人是御前的人,非但没告诉圣上,还把人弄了个半死,扔进城南的大沙河淹死冲走了。尸体被人发现报了官。
由于有人认出是来告御状的,杭州府就把这案子移交给了刑部。林大人知道了是他儿子干的事,跑来跟我说,愿意出三万两银子安抚猎户家人。我想着同僚嘛,要相互帮衬,东挪西凑了三万两,把那家人打发走了。”
刘法眼两手一摊说“这个林王八,一日推一日,直到现在也没给我钱。这三万两都是我借来的,别人催着我还呢。”
小林大人是宋羿。事是真有这事。实际情况是,刘法眼查到是宋羿干的,把证据抹了,案子一直悬而未结。前几天,他跑到林侍郎那里说猎户家人来杭州了,需要安抚。孤儿寡母的怪可怜,要三万两银子摆平。
于允文虽然来杭州的时间不长,入官场才三日,但对朝堂上重要官员的关系,还是十分清楚的。
刘法眼是大皇子一伙的;林侍郎是秦太师一伙的。两伙人势同水火,鬼都不会信刘法眼会帮衬林侍郎;鬼也不会信,安抚一户人家需要三万两银子。三百两都顶了天。
不过借银子的根源搞明白了。刘法眼因为宋羿的那件事,向林侍郎要三万两银子。
于允文稍稍思索了一下,确认两个问题“安庆府是秦太师的老家是吧?小林大人是秦太师的亲儿子是吧?”
刘法眼对他竖了个拇指“于大人消息灵通。”
于允文边想边说“我推测一下,那猎户告的人直接或是间接的与秦家有关,小林大人为了保护秦家人,把人弄死了。小林大人没钱摆平这事,刘大人您只好向林大人要钱。因为小林大人不是林大人的亲儿子,所以他不肯给。”
刘法眼急问道“然后呢?”
“您只得向秦太师要钱了。”于允文顿了一下说“这事的关键点,就看您故事讲的是否感人。讲的好,不要说是三万两,六万两也能要过来。另外就是要把小林大人按住了,别让他参与进来。”
刘法眼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阵子后,指着于允文连声说“你这人太坏了,太坏了,比我还坏。”
于允文没笑,也没接他这个话,而是问道“小林大人为什么要把猎户弄死?有什么仇?”
这个答案他没查出来,在宋羿那里也没问出来。但在下官面前,不能说不知道啊。刘法眼糊弄他“你刚不是说了嘛,为了秦家。”
于允文笑呵呵道“他若真会如此行事,圣上怎么会把他放到御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