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855 韦大人借机说教】,明鹿鼎记,轩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是孙承宗并没有再针对这个问题多说什么,因为他无法当面拆穿韦宝。
“那我也想在这一带多玩几日,想看看你的人是如何打建奴的,这可以吗?”孙承宗问道。
“恐怕不方便!”韦宝当即拒绝了,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犹豫。
想触及宝军的核心,这同想跑到辽南和韦家庄到处参观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孙承宗没想到韦宝会回答的这么决绝,本来还以为即便韦宝会拒绝,也会委婉一些。
“恩师,您别不高兴,我是为了恩师好。”韦宝笑道。
“哦?这倒是新鲜了,我素闻小宝你口才过人,倒想听听,你怎么个为了我好了?”孙承宗不悦道。
“真的要当众说出来?”韦宝微微一笑。
孙承宗看了眼三个大太监,看了眼高第,还有吴襄交好的几个辽西将领。
这些人可都与他不是一条线的人。
“我的事情,无不可对人言语的。”孙承宗一副襟怀坦荡的模样。
韦宝笑道:“行,那我就简单说说吧。我接下来也不知道是还要继续打建奴,还是不打建奴了。按道理,我赢了一场,现在打或者不打,都说的过去,打是乘胜追击,不打是见好就收,我作为指挥,不用别人干涉,因为这是我山海关驻军的小部活动,并不是整个蓟辽的大型战役,所以,不必你督师大人认可,是不是?”
孙承宗点了点头,的确不需要他多说什么,因为是韦宝自己的军力,而且没有向蓟辽督师府要一两银子的军饷,没有向蓟辽督师府要一斤粮食的粮饷。
大明出征的规矩向来是谁出军饷,粮饷,哪个衙门就说了算。
大明朝廷的军饷和粮饷向来都是先拨发给蓟辽督师府,又督师府或者经略这样的衙门来分配,所以,蓟辽督师府和蓟辽经略才能指挥的动偌大的军队。
“可我知情,也不会坏了你的事吧?何况,你的意思是,我若知情,对我不好,这从何说起?”孙承宗继续问道。
“恩师,如果我不打了,你知道不知道都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我继续打,就会出现两种可能,一嘛,我接着在建奴身上占便宜,扩大军功。我之前所获得的军功,已经是比数十年来我大明对建奴作战所累积战绩总和都还要多了,我要是再扩大军功,您督师大人的面子往哪儿挂?我也想显得太过出类拔萃,给朝廷和陛下以一种错觉,感觉我韦宝才来辽东几日,就能彻底改变蓟辽和辽东边军的战斗力,甚至让他们觉得收复所有疆土,彻底抹杀建奴,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这是打赢的方面。如果我再打,而且打输了的话,你督师大人不知道,这就是一件不会有人问起的战斗,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颜面。否则,你督师大人知道我败了,你到底应该向朝廷报,还是不向朝廷报?”韦宝接着道。
“报啊,赢了要报,输了也要报,这有什么?难道只报喜不报忧,向朝廷和陛下隐瞒吗?”孙承宗义正词严道。
韦宝笑道:“可是赢了好报,可以拿人头验证,输了的话,如何验证标准?你如何报?你报我死了百人,可能我死的是百人,但你觉得我会报死了百人吗?我若只报死了十人,你觉得朝廷和陛下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更何况,我才刚刚获得大胜,朝廷上下肯定好长一段时日会处于狂喜的氛围当中,会大大提振我大明朝廷,提振陛下,提振所有大明臣民的士气,这个当口,你给我报出去一个败报,你觉得有多少人要弹劾你?”
孙承宗被韦宝噎住了,说不出话来。
其实这些事情,孙承宗不是想不到,只是他们说话都喜欢拐弯抹角,不会像韦宝说的这么明白。
韦宝笑道:“我来说一说明军的弊端!明军输了,通常都是不报的,要报,多为虚报!真正输了的时候,死了几千人,会说成才死几十人,免得被罢官夺职,甚至有牢狱之灾!而不打仗的时候,往往也会有败报,甚至虚报很多,那是防着彻查兵额人数,混不过去了的时候。所以我说,以后督师府一级,没有必要对底下兵马看的太死,一旦看的太死,让底下人都不敢与您沟通了,是不是这个道理?为帅者,执掌一方气候,气魄何等雄浑,抓住大的方面便可,胜负不应于怀,最重要,整体上要赢,要使得整个防御进攻,都向好的方面发展,是不是?”
这时候,吴襄已经领着大批人下来了,几乎船上所有的蓟辽和辽东将领都下来了。
大家正听韦宝在这里高谈阔论呢,虽然只听到半截,但是都觉得韦宝说的在理。
因为韦宝就是根据的弊端,站在道理上在说话。
孙承宗被韦宝说的无话可说,默然了。
韦宝笑道:“今天本来不是应该说裁军这件事的日子,但是大家聚的这么齐整,我顺带说一句。我能保证,裁军之后,大家的利益不会受到太多损失是指的经济方面。你们报上去三十万大军,但是朝廷每年能足额发放军饷粮饷吗?每年拖欠大半,都拖欠了近十年的军饷粮饷了吧?但要是减到十万兵马,我能保证,朝廷一定优先供应蓟辽和辽东的边军!不敢耽搁。因为这已经是最低限度的兵额,再无法保证军饷粮饷足额供应的话,边关不稳,京城能稳固吗?京城里面坐着的人,不会考虑吗?”
众人有的点头,有的陷入沉思。
不错,裁军之后,若是能保证足额发放,其实所到手的军饷和粮饷是差不多的。
“韦大人,你能保证裁军之后每年足额发放军饷粮饷?”祖大寿忍不住抬杠道。
“我能保证,除非朝廷不想要京师了!这是常理!”韦宝笑道:“你们不相信我,也不必怀疑朝廷和陛下的智慧吧,要知道,大明的内阁可都是督师大人这样的久历官场的老手,他们不傻。”
韦宝的话有点不客气,说的孙承宗有点尴尬,孙承宗寒着脸,没说什么。
祖大寿也没有再继续抬杠,的确,不管韦宝能不能保证,真的减到了十万大军,祖大寿也相信朝廷不敢再轻易拖欠军饷粮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