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欣若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诉家史细妹痛悼兄 入书院少诚…,红鸾记,心欣若舞,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胡母见说不过秀姑,也不再吱声,只每天寻摸着给孙子整点骨头肉啥的吃了好补补筋骨。
且说少诚在学堂里与马段王三室友结交成莫逆之交后,四人同吃同住,无论干啥都在一处,若是银钱不够用了,就把手头的钱拿出来均分了大家一起用。若是都不够用了,或是哪天想要开个荤腥,就一齐跑到县城马永昌的姐姐家去大吃一顿。
那马家原来是做生意的,永昌的姐姐更是嫁与一个富家公子,一向豪爽不羁,好侠仗义的一个人。与小舅子感情也颇好,一见到他四人一同前来就很开心,添酒加菜地,几个人就胡吃海塞起来。
中学三年已满,学堂进行了结业考试,整个书院共近三百名学生,毕业生约有近一百名,李少诚勇夺第一。那段骁考了十八名,王海军三十五名,马永昌最差考了四十七名。前三十名颁发优秀毕业生证,前六十名颁发毕业证书。第一名颁发学元证书。
书院举行了毕业典礼,在仪式上学堂的校长亲自为李少诚颁发证书和奖状,少捷坤娘,甚至战豪志航都参加了毕业仪式,都自豪得很。
大家一齐约了马段王三兄弟到县城找了一家大酒馆,好生庆祝了一番。
这一年,真是不寻常的一年,初夏时分,少诚毕业了。
刚刚到中秋时分,何战豪的独生女儿何慧茹出嫁了。
男方原是芝田乡一个生意人家史沛远的长子,名叫史秉光。这史沛远早年是做粮油生意的,只因何家原来祖上是开粉坊的,两家无论是生意来往还是家眷来往都颇多,两家孩子也是自小相识的,早在慧茹十五岁那年,史沛远就上门来提亲,只因当时事多繁忙,且云铮恰于那年去世,订亲仪式就非常简单,只有两家交换了订亲礼物和庚帖,就在史家摆了几桌酒席,双方庆祝了一下。
如今慧茹已年满十八岁了,史家求娶,目前日子都过得去了,嫁妆也早已备齐,故此婚礼办起来亦不费事。
那史家的生意虽是不大,但是并未受年景的影响,反而由于前年大灾,生意更红火了,如今家境殷实,战豪也很放心女儿的婚姻。
就只是玉锦,忽然将女儿嫁出,心中甚是牵挂和思念,时常派志航去接回家来团聚,有时一留就是个把月,好在史家与何家本就是通家交好,并不在意。
且说少诚毕业以后,暂时无事可做,就在家温书,预备来年参加春闱考试。
坤娘除了地里的农活之外,心里又有了一个新的盘算的计划。
上次的大饥荒使她害怕,这样的天灾还不知会不会再一次到来,她的计划就是如何在家中安置一个粮仓,年景好的时候,储存粮食,再于地下挖几个深深的红薯窖,以便储存红薯,大白菜萝卜之类不易存放的食物。再有灾害发生,不至于无粮可吃。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正好少诚不用去上学堂了,三个儿子就一齐上手帮忙建粮仓,挖地窖,坤娘和静琳负责做饭。
东厢房的第一间本就是个储藏室,和西厢房的第一间厨房相对应,储藏室本来分为内外两间,内间相对较小,是用来放柴草的,外间一般随意放些杂物。
现在把内间先用青砖从上到下砌起来,留一道小小的仓门,内壁粉刷干净,分隔成四个囤子,空余地方放的均是大缸大瓮。
不易犯潮的粮食,比如粉条,红薯干,红薯叶,大豆等,就用麻袋盛好直接放地面上已经扎好的木架子上,易犯潮的粮食,就放在大缸和大瓮里,如麦子玉米等。
平时若有积攒的粮食作物,就把新的放进去,把旧的拿出来先吃掉。这样周转起来,以免东西放置时间过久会坏掉或是生虫,同时也避免粮食会有断层的风险。
储藏室的外间,一侧放置柴草和煤球,一侧就是面缸,米缸等现在要吃的粮食。
粮仓的小门做得很隐蔽,外面用长长的玉米秸秆挡起来不仔细查找是发现不了的。
厨房也分内外两间,内间藏有腌酸菜的大缸,咸菜缸,柿子醋缸,还有一个大水缸。
外间砌了两孔大土灶,两灶之间还砌了一个小的烘烤炉,不见明火,有盖子,可用来烤烧饼,烤红薯,烤馒头等。另一侧便是长长的木制案板,无论面食还是各种菜肴的烹饪都轻松搞定。
目前坤娘和四个儿女就住在与云铮共同建造的这所新宅的内院,内院的堂屋乃是老太爷当年心心念念的砖砌窑洞。
洞内也分内外两间,外间大约有二十几个平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乃是厨房,窑洞进门右侧也砌有灶台,上面有一大一小两个炉灶眼,旁边的台面位置宽大得很,每一侧都能放上两个小凳子,可供孩子们坐上烤火取暖。另一侧是案板和祖宗神灵牌位,当然了,这些牌位里你是找不到云铮的。
第二部分是卧室,中间原有屏风隔开,只是这木制屏风也在云铮生病时给卖掉了。如今是一间通房。
内外室中间有砖砌的隔断,隔断上砌了一个花窗,一扇月亮门通往内室。紧挨着隔断的地方,是外间一张大床,目前静琳就跟随着母亲睡在这张床上。
内室里也是一张大床,几个缸瓮,存放的也是大豆类的粮食,还有坤娘的一些私人用品。
为啥坤娘的用品和衣物都放在缸里呢?只因坤娘的衣柜衣箱等物全都被卖了个空。无处盛放。
这缸和瓮是陶制的,特别便宜耐用,坤娘就添置了许多,里面铺垫一层少诚从学堂带回来的废纸和报纸之类,就当作衣箱什么的给用起来了。
冬天里,这窑洞就将灶台生起火来,一家子全都住在窑洞里取暖,若是到了夏天,孩子们各回各的房间,除了静琳陪着母亲,其他都住在厢房卧室里了。
东西厢房除了储藏室和厨房以外,各有两间卧室,共四间。每间卧室分内外两间,虽然都不大,但是功能可以区分开了,内间用于休息,外间可以放置桌椅箱柜。只是目前每个孩子屋里除了仅剩下一张木板床以外,啥也没有了。
这所院子本来是分作三进的,坤娘和孩子们住的就是最后一进院子。
中院原是在过道两侧建的,本有两层,楼下两间,楼上三间,原本是李鸿祎和小娘居住的地方,云铮去世后,早已被族里分配给大爷家的次子李云生住着,李云生生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没有,如今老大老二也已经出嫁,只剩下老三老四老五陪着他们。
前院除了门房三间以外,另有左右两侧耳房各两间,厢房两间,还有一间杂物房和一间厕所,通院的人都使用这一个厕所。
白天自是上厕所方便,到了晚间,每间屋里都有一个便桶或是便盆放在床下,清晨去厕所倒掉。
<sript><sript>
<sript><sript>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