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文理之争,奄遗在明,墨香榭,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邦一直鄙视学生读那些传统的圣贤书,唐荆川是对古圣贤书是十分精通的人,但是他也对圣贤书充满了鄙夷,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但是他又疑惑的是,这厚重的传承如果突然割裂了,真的如那些文官所说的,只剩下了“奇技淫巧”之后,又会怎么样呢?
就像第一个发明火铳的人,并没有去造福百姓,而是带领一班匪徒去造反,很多百姓死于这次冲突之中。
他带着不解的疑惑,又去找了唐荆川,唐荆川现在在明兴学堂里,主要的精力是在教算术了,他把文史的课程都交给了王先生。
王先生是熟读古今文史的人,对先贤的书籍,可以说,都已经做到倒背如流了,如今在明兴学堂里,主要是培养那些还有机会去参加文举考试的学生。
秦邦约了唐荆川和王先生,在茶馆里小憩,秦邦和汪锃的那一席谈话,给自己的触动很大,他实在是太讨厌了那些文科录取的官员们,这种讨厌不仅仅是现在,在他穿越之前他就讨厌!
记得他读书的那个年代,凡是成绩一塌糊涂的,最后在高三的时候,都选择了文科去就读,文科最差的学生,最后都选择了考师范。
也就是说,当老师的那些人,是学生中最差的文科生,又是文科生中最差的选择。现代的社会是这样的,但是在大明的时代,文科却是最高级的,是鲤鱼跳龙门的必经之路!
王先生听了秦邦的唠唠叨叨的疑惑,对他的说法,表示了认同,但是他又不完全认同他的看法。
王先生说“如果仅仅是批判文官,把他们说的一无是处,则是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一个人要有善良是非的观念,做其他的事情,才会考虑到正义和非正义,如果一个人聪明到极点,他却用自己的聪明去祸害人的话,那么他做的事情又怎么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呢!”
“你总以为格物致理非常重要,但我们一直要明白我,我们的致理是为了谁而服务的,这都需要从古文化中汲取到正确的思想!”
“如果一个人以正为邪,那就是邪,若是以邪为正,他反而为老百姓做了很大的贡献!”
王先生给秦邦讲了学习之道,和学习的目的,以及什么叫学以致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