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无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蝶恋花,明末一家人,有限无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吴妈妈轻轻抚摸着宣纸,嘴里念着“宝枕轻风秋梦薄。红敛双蛾,颠倒垂金雀。新样罗衣浑弃却,犹寻旧日春衫着。偏是断肠花不落。人苦伤心,镜里颜非昨。曾误当初青女约,只今霜夜思量着!宋郎,你现在可好?可记得当年秦淮河边上求你写了这首词牌的船娘吗?”
赵福祥那知道吴妈妈这些伤心往事,他与李正道一边喝酒一边狎妓,过的好不快活,完全将自己的父母与老婆孩子忘于脑后。
如果这时候赵福祥回到白沙门,就会发现这里已经变了样子,简陋的赵府面前开辟出一大片空地,将足有百亩的树林统统伐倒,赵恒这时正带着一群壮丁正在热火朝天的砍木头,将合用的木材砍倒,锯成段堆在一处。
正月的海南白天只有十几度,但赵恒赤着上身,浑身热气腾腾,这几天的超强劳动让他感觉又回到了警校体能训练的时候。
时间已经到了午时,赵恒停下手中的斧头看了看日头,然后对那些壮丁说道“中午了,咱们先吃饭,剩下的伙下午在干!”
秉承人道主义精神,赵志宽可远比心黑的赵福祥强的太多了,赵志宽规定每天给这些壮丁吃三顿饭,早上和中午都是干饭,同时中午还每人供应一条咸鱼。给打工人吃饱饭在后世原本是一个很普通的待遇,但在明代却让赵志宽获得了赵大善人的称号。
虽然一天三顿饭粮食消耗很大,但吃饱饭换来了壮丁更大的劳动积极性,同时赵志宽还用每人每天二两海盐的价格,雇来了村里的老弱做饭,这样一来整个白沙村一百多个村民有一多半都在为赵家打工。
带领壮丁干活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渔夫,正是前几天被赵恒抓到的那个渔夫老六,他是村长老徐头的儿子,名字就叫徐六。
这时徐六没了对赵恒的怨恨,赵恒对他们和蔼可亲,完全没有架子,同时最为主要的是赵家人能让他们吃上饱饭。要知道中国古代这种中低阶层的劳动人民很惨的,一年到头只有到农忙的季节才能每天吃一顿干饭,这还是劳力的待遇,至于那些老弱,每天能喝上两碗稀粥就不错了。
海甸岛是南渡江经过千万年冲积形成的岛屿,岛上土壤很肥沃,但岛上所有的耕地都是军屯,上白沙村都是依附张千户的军户,实际上就是张家的佃户,所以就算岛上粮食产量不错,但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饱饭。
赵家雇佣他们来干活,不仅供应他们饭食,还一天三顿,其中两顿还是干饭,这种善举实在让这些淳朴的军户有些过意不去。
徐六听赵恒叫自己回去吃饭,起身擦了擦头上的汗,笑道“少爷,我们还行,等干完在回去吃饭吧!”
这些壮丁从早上六点就起来干活,现在已经中午十二点了,六个小时没有停下休息,赵恒笑道“徐大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休息好吃饱了才能更好的干活!大家都停下吧,先吃饭在回来接着干!”
徐六不懂革命是什么意思,但赵恒说的还是明白的,徐六笑了一下招呼其他壮丁休息一下,准备回去吃饭。
现在赵家大院已经变了样子,有了人手赵志宽在院中搭起了一片棚子,同时也制作了一些座椅板凳。
赵恒回到家将手中的斧头放在一边,看见爷爷赵志宽正在一边的桌子上看着手中的图纸发呆。
赵恒走到面前看了一眼,原来是砖窑的图纸,赵志宽按照笔记本上的样子照着画了一张砖窑的结构图,虽然各种数据都有,但这种手册上的砖窑结构图十分简单,赵志宽这个外行看了半天也没搞明白。
“爷爷,怎么这个砖窑太难了?我爸不是说请砖窑师父来了吗?到时候让师父看看不就行了?”
看孙子回来,赵志宽才放开紧皱的眉头说道“手册上说这种砖窑叫轮窑,省燃料的同时产量还大,只是这图纸太简单,实在看不明白啊,看来只能寄希望你爸能雇来砖窑师父了!”
赵志宽看了看那些壮丁都回来了,问道“怎么样?场地平整的怎么样了?”
赵恒拿起茶壶倒了慢慢一粗瓷大碗茶水,然后一饮而尽。井水经过过滤桶的过滤后算是能喝了,不过还是有些微微的怪味,不放茶叶的话根本压不住水中的味道。
“爷爷,场地平整的差不多了,树根也都清除了,下一步就选定地址建窑了!”<divid="er_ip"><b></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