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宗宗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布局,覆清1796,隐宗宗主,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是一根芦苇,大自然的一点力量,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但纵使这世界毁灭了他,人却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认识死亡,认识世界对他具有的优势,世界对此却一无所知。
人类是脆弱的,但面对着神秘而浩瀚的宇宙,人类却在惧怕当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
当人类在生存之外会时不时的抬头仰望天空,思考天幕以上的世界的时候,人类就已经成为地球上最特殊的居民。
数千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世界的探索。从人类迁徙,到大航海时代,再到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的探索领域越来越广泛。
同样。从古至今,人们对飞行的梦想从没停止,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以鸟为形,以木为料,制成可在空中飞行的“木鸢“。
所有的探索都从渴望开始,所有的渴望只是希望人类拥有一种能实现愿望的工具出现,当鸟飞过天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羡慕,只有一小部分人他们去探索人类飞上天空的可能。
而此时遵义北郊的天上,就有一个灰色的大气球在慢慢地移动着,黎汉明目测了一下,气球距离地面大概有五十米的样子。
但是其十余米的直径让热气球看起来十分巨大,几乎在遵义北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看见热气球在移动。
“大帅,这是什么东西!”桑鸿升见状顿时大惊失色。
“桑兄不必紧张,那应该是热气球。”顾德全见状连忙安抚道。
复兴大学堂离军营本就没有多远,闲暇至于顾德全等人也喜欢去里面走走看看,对里面的一些实验知道一些。
热气球实验早先在学校里做过升空实验,那时恰好顾德全也在。
不过那时的实验只是让热气球飞起来而已,并没有多高,所以除了在学校里的人外,外面知道的人不多。
黎汉明笑着点了点头,便饶有兴趣的打量起了天上的热气球来。
这气球是用鲨鱼皮制成的,鲨鱼皮有弹性,在经过处理之后,十分的轻薄,密闭性极好,质地很是坚韧,寻常的武器,即便是弓箭远射,也难以穿透。
又因为它的密闭性,后世许多游泳健将喜欢用鲨鱼皮做的泳衣,而若用它做气球,可以更好的储存气体,不使热气流失,减少热气的消耗。
当然了,具体的黎汉明也不懂,自从他把自己带来的相关资料一并传教出去后,他就没再管了,他就相当于撒下了乱七八糟的的一堆种子,至于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结果,能结出什么果,那就不是他要管的事了。
正当黎汉明在那儿心安理得的看着天上的热气球时,余阿鱼和詹枚一起焦急的找了过来。
见状,黎汉明的心中顿时一咯噔,不等他们说话便率先张了张嘴问道:“她们不会在上面吧?”
说完,黎汉明连忙找来带过来的现代望远镜,抬头看向天上的热气球,只见热气球上下方有四个人,正在那里欢欣鼓舞着,其中两人不是王阿从和王贞仪又是谁?
“这两个疯女人?”见状,黎汉明顿时没好气的低骂了一句,原本王贞仪一个人胆大还好,如今又来了一个胆大的王阿从,黎汉明可以想象得到,两个胆子大的没边的女人凑一块,呵呵。
热气球上,佘奇其实是一个比较胆小的人,兴奋过后,他只觉得天旋地转,自己已腾空而起,半空之中,风呼呼的刮得很厉害,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的耳膜有些疼,等到他有心思往下看的时候,只见下方的人已经如同蚂蚁般大小了。
而后看到了山川、城镇和河流越来越小,他又有吓尿的冲动了,脸色顿时苍白起来。
一旁的另一个学生范文礼见状,连忙笑着安慰道:“怕什么,我们终于升天了。”
“呸,你丫才升天了呢!”听到范文礼的话,王贞仪顿时笑骂道。
经由二人的打岔,佘奇觉得好了一些,不过还是牙齿打颤着问道:“我我们不会掉下去吧,掉下去会不会粉身碎骨?”
“丫丫个呸,你就不能盼着点好。”闻言,王阿从也学着王贞仪的语气笑骂道。
不过,兴奋过后,两个女人小心翼翼的探头往下看去时,顿时也抱在一起瑟瑟发抖起来。
底下的黎汉明见到这一幕,顿时笑骂了一句:“该!”
随后看着焦急紧张的詹枚和余阿鱼二人说道:“没事了,她们应该飞不了多远,也摔不了的,你们要担心的话,带人跟着过去接应吧。”
詹枚和余阿鱼二人闻言,连忙应了一声后转身便飞快的离去了。
黎汉明见状笑了笑,也没在意,在外人看来这热气球是第一次腾空,但黎汉明却是知道,那帮研究热气球的学生早已在山里做过无数次实验了。
今天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出来,那么安全问题上就有了一定的保证了。
再次看了一眼越飘越远的热气球后,黎汉明便挥了挥手赶人道:“行了,她们疯她们的,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吧。”
对于黎汉明来说,见惯了后世的各种飞天技能,热气球不过是小道而已。
当然了,既然做出来了,肯定得首先使用在战场才是,不过,黎汉明暂时也没打算声张,等到了关键时刻,再把这支秘密部队派上战场,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战果。
其实,飞天的举动早在明朝初年便已经有人尝试过了,只是那人的结局不太好就是了。
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曾被朱元璋封为万户的人,名叫陶成道,他熟读诗书,但不去投考功名,他热爱未知的事物,并且用自己的身体践行。
他发明了火箭,并且幻想用它将人送上蓝天,某一天,他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四十七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正当地面的人群发出欢呼的时候,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
突然,横空一声爆响,悲剧发生了。只见蓝天上陶成道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陶成道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地上。
所有对未知的探险都是用生命做抵押,当行切行,从不犹豫,他们似乎做着无关重要的事情,但是总有那么一批人沿他们的足迹前进,他们习惯用生命去抵押某种可能。
实际上,对于璀璨耀眼的中国历史来说,“火箭”这个词语并不陌生。
在三国志魏明帝纪中,魏太和二年,蜀国诸葛亮率领兵将攻打陈仓,当时魏国守将郝昭“以火箭逆射其云梯”。
当然,三国时的火箭非常简陋,只是在箭矢上绑着浸满油渍的麻布,点燃后再发射出去,算是火攻器械,主要用来纵火。
到了唐朝末年,“火箭”上的麻布等易燃物,开始被火药替代,唐昭宗天祐元年,杨行密率兵围攻豫章,其部将“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
这里的飞火,就是指投石火炮和火箭,其中的“火箭”是将火药球绑在箭簇之下,和三国时期的“麻布火箭”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威力更大。
这些携带火药球的箭矢,在北宋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到了北宋后期,在民间开始流行利用火药燃烧助推力高飞的“起火”,类似于适合观赏的火箭烟花。到了南宋时期,这项技术开始大量运用于战场,甚至出现了最早的“军用火箭”。
在黎汉明的想象中,大概类似于法国电影昆虫总动员最后阶段的大威力“火箭”。
实际上,从十二世纪开始,在南宋、金和蒙古三国相互交战的时候,“火箭”、火炮和各种火器,在战场上就开始得到大量应用
。比如1161年,金国完颜亮曾率水军在采石镇和南宋虞允文激战,在反复争夺后,宋军将金军水军拦腰截断,用快船冲击敌舟,然后发射“雷霆炮”,使得金军伤亡极大。
所谓“雷霆炮”,用纸筒做成,内装发射药、爆药和石灰屑。引线点燃后,纸筒会冲向敌船,炸药延时引爆,纸筒内的石灰屑四散弥漫,使得金军士兵惨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