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观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7章 朝堂之上,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墨观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687章 朝堂之上</p>
一连说服了钱牧谦和程青松两个朝中威望最高的大臣,这让他对于应对接下来的局面,把握大增。</p>
御林军兵权在握,又有朝中两大宿老支持,即便身前是政坛风暴将至,又有何可惧?!</p>
“咚!”</p>
“咚!”</p>
“咚!”</p>
时隔六个月,大明宫之中的景阳钟在永安二十四年的后一年响起了。</p>
是不是感到时间绕口?</p>
因为朱瞻坤这货还没有自己的年号,先帝驾崩,他继位之时,正值年末,原本是在先君逝去的第二年,新帝可以改元,拥有自己的年号的,但在先帝发丧之前是不能改元的。</p>
故而朱瞻坤要是想改元,就得等到明年末才行了。</p>
而先永安帝已经逝去,永安这个年号又不能继续用了,所以现在就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之中。</p>
所有数着钟声数的官员们在数过四十五声之后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天子又驾崩!</p>
不到一年时间,大周的第三位天子驾崩了。</p>
原本因政变而戒严的街头,随后解除。</p>
城中各官员、士人府邸中响起哭声。</p>
当然仅限于一般的官员仕子,至于在普通百姓心中,朱瞻坤如何能与先太宗文皇帝相比?!他们只知道朱瞻坤杀了于延益的这样的情况,又怎么会在朝廷诏命未下达之前,替朱瞻坤守孝?!</p>
而原本听到风声,打定主意不去参加朝会的官员,在此刻也不得不披麻戴孝走出家中,前往皇城。</p>
这是去祭拜亡故的天子,而非议论朝事。</p>
——</p>
昨夜、今晨,城中的弑杀之声不管是官吏仕子还是平民百姓,人尽皆知。</p>
在部分清流看来,杨清源此举动摇国本,实在是罪大恶极。</p>
平康坊中,一个目光肃穆的翰林院学士穿好了自己的官袍,带上了为朱瞻坤守的孝,然后与新婚的妻子最后相拥。</p>
此人便是永安二十四年的状元,宋问严,此人刚刚在去年金榜题名,被先太宗点了状元。</p>
在告别完妻子之后,宋问严正了正自己的官帽,随后才面色平静地走出了府邸,乘上官轿向着皇城而去。</p>
官轿上下起伏,却远不能和轿中之中的心情跌宕相比。</p>
曾几何时,杨清源是宋问严的偶像之一,文可治国,武能安邦,不屈于权贵,敢于犯言直谏。</p>
但现在,他却成了犯上作乱的逆贼,他宋问严虽然是一介书生,可也不会畏惧于杨清源的刀兵之下。</p>
国家养士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p>
今日便是身死,也要溅杨逆一身丹心之血,断不可使此等乱臣贼子篡位,夺大周神器。</p>
朝中的清流,有部分就是宋问严此时的心态。</p>
君为臣纲,就算主君有天大的谬误,你也不该弑君犯上。</p>
清流言官,在道德水平的要求上,相对于浊流、武勋,要高出一大截。</p>
到现在这种时候,浊流、勋贵可以将脑袋埋进沙子里,而一向是正人君子人设的清流们,必须要向前了!</p>
朱瞻坤杀于延益的时候,他们或许不敢和朱瞻坤硬顶,因为朱瞻坤是天子。</p>
可现在面对杨清源,他们就没有太多心理压力了。</p>
不少清流在没有串联的情况下,做出了同一打算,怒喷杨清源。</p>
杀皇帝易,聚人心难。</p>
这是杨清源面对的第一个问题,朝中官员的舆论冲击。</p>
六部官吏,也走了出来,他们到不像是清流,他们是事务官,一般情况下,干好自己手中的活才是第一位,和翰林、御史是不同的。</p>
六部中人最担心的,便是朝廷的运转问题。</p>
杨清源弑君一事,短时间内想要解决,难!难!难!</p>
那么中枢便会乱作一团,而六部作为朝廷政务的执行机关,必然压力大增。</p>
而皇室子弟,也纷纷出府,大周不过历经三朝,皇室宗亲并不算多。</p>
太宗文皇帝子嗣不旺,大多是太祖的其他子嗣及后人。</p>
皇位自然是与他们无关,可他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杨清源篡权夺位。</p>
再有便是旧武勋集团的那些人,他们也分为两派。一是反对派,以普定侯陈环和东川侯胡斌为首,没错,就是一死一成擒的那俩。</p>
另一伙是开国四王为代表。四王世袭罔替,与国同休。极少参与到朝中政务当中。他们对于朝廷怎么处置杨清源,或者说谁当皇帝,其实兴趣不大。只是希望朝廷早点稳定下来。</p>
至于为什么没有支持杨清源的?!</p>
杨清源是新武勋集团的代表,还曾经在漕运案中打压旧武勋集团,谁会闲着没什么去支持他啊!?犯jian吗?!</p>
中山王府:好像有被冒犯到啊!</p>
朝中重要的势力基本都在这了。</p>
好像就新武勋集团没有出场,因为神都之中新武勋集团的人都跟着杨清源造反了,现在正在各司其职呢!</p>
无数的官员向着皇城赶去,或许他们对于昨夜的兵变心中尚存畏惧之心,但是畏惧不代表他们会向杨清源妥协和屈服。</p>
……</p>
四月十四,时值初夏,上午的阳光之中已经带上一分炎热之气。</p>
昨夜战斗留下的痕迹,仍然存于神都之内,虽然在御林军尽力清扫,但是街巷坊市之间,尚能看见刀痕箭迹,甚至还有未来得及清洗干净的血迹。</p>
皇城之中气氛,极度的压抑。</p>
清流、皇室、旧武勋、六部诸司等众官百态,虽然阵营不同,态度不一,但是他们对于杨清源都没有好感。</p>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破坏现有制度的人。作为弑君者,杨清源可以说践踏了百年以来的君臣秩序、礼法,天然属于被士林、儒门、主流思想所批判、攻击的对象。</p>
匹夫一怒,拔剑而起,血溅五步,天下缟素,只在今日。</p>
这让权贵们极度缺少安全感。</p>
此刻的皇城之内聚集的众人,就像是一堆干柴,只需要一个火星,就能燃起熊熊烈火。</p>
而这一颗点燃干柴的火星,很快出现了。</p>
随着杨清源独自一人,没有携带一个侍卫迈入皇城之中时,群情激奋,渐呈鼎沸之势。</p>
而此时,杨清源的心情也不平静。</p>
自昨夜起兵以来,破宫城,诛昏君,废魏王,掌御林。尔后,开始处理兵变之后的大小事宜,一切如杨清源所料。</p>
在黎明前,藏于阴影之中的普定侯陈环和东川侯胡斌,骤然出手,差点令御林军大营局面失控!情况一度十分危急,差点倾覆。直到杨清源亲自率军赶到,才扑灭了陈胡二人的兵变。</p>
此刻的御林军大营,已经尽入杨清源之手,神都兵权,尽在掌中。</p>
现在阻拦了杨清源面前的,就是这些守旧势力了。</p>
如何去革新?!</p>
他不可能将反对者全给杀了,这不现实。肯定是需要分化打击拉拢。</p>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p>
这就是为什么杨清源从黎明开始一直忙碌到现在,东奔西跑,获取支持的原因。</p>
就是为了应对此时皇城之中的局面!</p>
杨清源需要压服百官,或者说要让人心顺服。</p>
此刻,杨清源孤身一人踏入皇城,让皇城之中的文武百官,特别是对于杨清源有深深敌意的那些人,杀机大盛。</p>
他们畏惧杨清源,因为他掌握了神都兵权,但现在杨清源只有一个人。</p>
蓝星之上的明朝,以给事中王竑为首的大臣就曾经在金殿上将锦衣卫指挥使马顺活活打死。</p>
如果杨清源是个普通人,那他的结局会和凯撒大帝进元老院一样。</p>
可惜,杨清源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是个文官,特别正统的那种。</p>
就在群臣激愤上前之时,杨清源不过是淡淡一语。</p>
“肃静!”</p>
简短的两个字,在杨清源的真元作用下,如惊雷一般,传入每个人的耳中。</p>
就像是一盆冰水,将群臣的怒火给浇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