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观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2章,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墨观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div class="contentadv"> 这其中是一柄东瀛倭刀,此刀的装饰华,刀鎺刻有东瀛王室的家徽“十六瓣八重表菊”。</p>
李澄光虽然不如杨清源那般博闻广记,但对于这柄刀和刀上的纹路却能一下子认出来。</p>
现在兵部的库藏之中,也还有这样一柄刀。</p>
这是太祖高皇帝时期,东瀛进贡的天皇佩刀,谨以此刀恭贺大周帝国大皇帝千秋万代!</p>
太祖高皇帝虽然对于东瀛倭国不喜,但碍于他们的臣服,便也行了册封之事,收下了这把佩刀。</p>
随后赠予了当时的兵部尚书,中山王徐天德。</p>
虽然是小国皇室佩刀,但以徐天德的性格,也是不会擅自佩戴,而是选择在卸任兵部尚书之时,将其留在了兵部宝库之中。</p>
“传武库司员外郎,让他立刻从库中将太祖高皇帝御赐的东瀛宝刀请出。”</p>
是真是假,比对一番就知道了!</p>
东瀛的锻刀之法,乃是学自前唐,与大周现用的锻刀法,截然不同。</p>
虽然说是从武库中取出一柄刀,实则却是一桩-麻烦事。</p>
此刀乃是太祖高皇帝御赐,一旦事情和他老人家沾上边,礼节性的事情就很麻烦。</p>
在一番繁琐的礼节之后,那东瀛宝刀便摆在了李澄光的桌案之上。</p>
净手焚香之后,李澄光才与两位侍郎开始对此宝刀对比。</p>
无论是刀上的配饰,还是这刀身上的纹路,二者俱是一般无二。</p>
“大人,下官以为,这两把刀应该是出自同一匠人之手。”这个开口的兵部左侍郎于大卫,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之前一直负责将作监的管理,对于兵器的铸造也是颇有心得。</p>
他的眼光还是可以相信的!</p>
李澄光闻言若有所思,如果这把刀是真的,那份越州发来的公文也就是真的?!</p>
李澄光不是习武之人,虽然有武艺在身,但还是不能理解三人破五万的战绩。</p>
不过他不是自以为是的人,宫中高手不少,拿到内阁和天子处说不定有人能够解释。</p>
随即李澄光便带上了缴获的佩刀和这份公文,前往了大明宫。</p>
……</p>
“陛下,虽然这份越州的公文荒谬离谱,然臣已然核对了缴获的佩刀,与当年东瀛所敬献的倭王佩刀一般无二。”李澄光没有说自己的看法,只是将现有的事实一一上报天子,述说给同僚。</p>
而龙椅之上的少年麟德天子在看完了李澄光的奏报之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喜意。</p>
“李卿,此事多半是真的!”</p>
“陛下,缘何肯定?!”一旁的中极殿大学士王华虽然相信天子所言,却不明其中缘由。</p>
“陛下所言不虚!”一旁一直当吉祥物的钱牧谦开口了。</p>
他此刻已经不是文渊阁大学士,而是太师,位列三公。</p>
原本是在钱塘老家容养,但因为编修文典之时,再次返回了京城。</p>
“诸位,老朽虽是文人,也是粗通武艺。”钱牧谦习惯性地谦虚了一下。</p>
粗通等于法天象地境……</p>
“若是真的是李太白、墨观澜、浪翻云三人联手,或许真有击溃东瀛大军的实力!”</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