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老夫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五章 基础建设,穿越之海权时代,半老夫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算是蜡烛使用的材料也同样可以从石油中提取,从而代替牛油、鲸油等昂贵的动物油脂,以后石油这种原材料能够成立一个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
父女二人边走边聊,出了皇极门右转走归极门(熙和门),穿过南薰殿与武英殿之间的广场,出西华门离开紫禁城,径直进了西苑。
这是郑经进京之前就已经决定好的,暂时住在西苑的琼华岛上,琼华岛在太液池中,四面环水,岛上建筑的宫室颇多,足够郑经以及身边之人居住,同时在岛上居住对于侍卫的安保工作来说相对轻松一下。
至于未来华夏的权力中枢在什么地方,郑经一家子住在什么地方,需要进行仔细的商榷。
毕竟郑经肯定要称帝建制,皇帝以及家人的的安全就是重中之重,容不得有半点的马虎,郑经也不想给负责安保的侍卫统领杨来嘉添太多的麻烦。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群臣开始轮番劝进,做足了三辞三让的戏码,郑经才点头同意称帝,前提是华夏军队拿下整个西北,将满清驱逐到天山以北、以西,去和准噶尔与罗刹国争夺黑海。
开国皇帝的登基大典肯定要举办的隆重盛大,筹备这样一场盛典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几位内阁大臣坐在一起一商量,给前线施压,让前线抓紧时间拿下西北,最差也应该将满清赶到玉门关以西。
如今的华夏军队已经合并成了四大军团,南方军团由刘国轩指挥,正在武关与满清大将图海对峙。
东线军团由周全斌指挥,兵锋已经抵达潼关,与满清大将康亲王杰书在潼关僵持。
北线军团由何义指挥已经占领整个山西,隔着黄河在风陵渡与满清简亲王喇布的大军进行对峙。
西线军团由胡靖指挥,已经将巴蜀境内的满清军队赶出巴蜀,如今大军已经从汉中走褒斜道与堵在褒斜道口的眉县满清大军进行对峙。
说是对峙,其实是郑经下令等待满清、准噶尔与罗刹国合流,让这三股势力聚集到一起正好可以一勺烩了。同时华夏军队打仗极其依赖后勤,打到现在华夏可以利用的水路运输优势已经全无,再想快速推进也会担心被满清的骑兵断了后勤。
没有了弹药的华夏军队,战斗力至少要下降七八成,指望拼刺刀与身披甲胄的满清军队作战,就算能打赢也会损失极其惨重。
因此当战线推进到这些地方之后,郑经便下令所有军队全部就地进入修整状态,等待后勤物资的运输,大陆糟糕的路况让华夏后勤部队异常头痛。
进入内陆之后,后勤部队的四轮马车就全部停摆,只能换上载重又少,马匹拉着又费劲的两轮马车,同样的一匹挽马的运输效率还赶不上四轮马车的三成,成本却飙升了好几倍。
这就是古代真实的运输成本,几千里运粮十石能剩一石都是后勤非常的清廉,‘要想富先修路’真的不是喊口号。
因此华夏统一天下之后将会有五大开支,其一是教育投入,普及义务教育将是一个短期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投资。
其二是医疗卫生投入,古代人口增长缓慢,除了土地产出不够之外,还有一个制约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医疗卫生条件的落后,导致大量的孕妇在生产时死亡,以及新生儿的夭折更是普遍现象,史书中皇家子嗣夭折都不绝于耳,更别说普普通通的百姓人家。
其三是水利投入,古代社会老百姓既怕不下雨,又怕下大雨,最怕的就是决堤,一旦决堤就会造成大面积的灾害,甚至比旱灾还要让人恐怖。
其四是官道的整修,所有官道都要进行路基加高,拓宽,路面硬化,通畅的道路能够减少很大的运输损耗,降低物流成本,使得商品的流通更加的顺畅。
其五是铁路的勘测与修建,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尤其是对于现在钢铁产量还以斤计算的时代,用钢铁铺路绝对是一项超大的投资项目,是需要以百年大计的眼光进行规划。
就在华夏军队等待后勤积蓄力量的时候,满清派往准噶尔与罗刹国的使者带回了消息,准噶尔要求长城以外所有的土地,而罗刹国则要求整个阿穆尔河流域的土地,包括远东的出海口。
只有答应了两家这个先提条件,两家才会考虑出兵共同对抗郑氏大军,康熙看到准噶尔与罗刹国提出的条件,气的浑身发抖。
这两个条件康熙一个都不敢答应,不是他舍不得这些关外的不毛之地,而是因为这些土地的意义非同寻常。
长城之外的草原是蒙古人的牧场,而满清一直都称自己是满蒙一体,蒙古人也是满清的股东,真要答应这样的条件,原本支持满清的蒙古人就会有被出卖的感觉,一旦蒙古人认为满清抛弃了他们,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满清,说不定会掉头投靠到华夏怀里。
相比于准噶尔人想把他们当成牧奴,华夏人的吃相虽然也不好看,至少不会把他们变成奴隶。在这一点上康熙非常清醒,绝对不会为了拉援军而失去了蒙古人的支持。
至于罗刹人的要价就更是狮子大开口,更为关键的是外东北现在满清说了不算,那是人家郑氏控制的地盘,满清的细作已经查明,郑氏已经将兵锋推进北海以西,连罗刹人建造的伊尔库城都被郑氏占据。
罗刹人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响,这是想通过自己承认那些土地是他们的,到时候罗刹人拿不拿得到那些地盘不知道,自己的名声一定会让郑氏糟蹋成石敬瑭。
康熙可不是他太爷爷努尔哈赤,没读过几本汉人的书,不知道什么叫做遗臭万年,康熙从小诵读儒家经典,在思想已经非常的趋同汉人的思想,怎么敢做这种让自己留下恶名之事。
正在康熙面对生死局面,一筹莫展的时候,陈廷敬与张英回到了长安,给康熙带回了一个让他非常吃惊,又让他眼前一亮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