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等待收获 试探上意
釜中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八十九章 等待收获 试探上意,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釜中囚,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整根铁桦木做龙骨,规避了幽州船匠拼接龙骨技术的短板,但也限制了船只的规模。铁桦木能长到二十多米,掐头去尾可用于龙骨的原材不会超过九丈,加上船头船尾的延伸,最大只能造十丈长船。
十丈二十四米,尖底船型载重低,&nbp;&nbp;船厂工师预估了一下,差不多能载重两百石左右,考虑到人员、装备、补给的重量,一艘船也就能配备五六十人的样子,一橹加十对划桨需要二十二个桨手,舵手和操帆水手要五到十人,这艘船需要三十个人才能操控自如,专职战斗的战士只剩下二十来个名额。
“大船才是王道啊,小船的作战能力还是太低了。”刘襄苦恼的感慨。
“卑下无能,&nbp;&nbp;请将军责罚。”工师惶恐的请罪。
“请罪就不必了,这条试做的六丈船,要尽快完工,便用单桅一橹三对划桨的规格去造,甲板的女墙和桅杆上的瞭望台要配备,其余的就要你用心了。”
“谨受命,必不让将军失望。”
该交待的都交待了,造船还得看船匠的手艺,刘襄没有多做停留,当天便离开了海阳。
回到涿县的时候,在城外碰到了准备回城的范贤,然后就被兴奋的范子明拉到了水稻田里,让偷偷前来迎接的甄逸目瞪口呆。
“主公,成了,&nbp;&nbp;成了,&nbp;&nbp;这都是先育苗后插秧的稻子,&nbp;&nbp;比直接播种的禾苗高了一尺有余,看这长势至少能提前一月收割,不必担心冬季漫长,庄稼难以成熟的问题了。太一保佑,主公英明。”
育苗技术成功,刘襄心中的大石落地,这世上没有比食物更重要的了,他端正衣冠,揖手行礼:“子明功德无量,吾代幽州百姓谢过恩德。”
“此乃主公首倡,吾只是依令而行,何敢贪天之功?此为主公英明也。”范贤不愿居功,他认为自己没有多大的功劳,先在暖房育苗然后再插秧的奇思妙想,他没这样的才华。
这话可真好听,刘襄笑道:“不必推拒,子明之功利在千秋,便是灭国战功,也难以比较。快与我说说这育苗之事的章程,&nbp;&nbp;需要靡费几何?吾恨不得现在便推而广之。”
“去年腊月开始育苗,&nbp;&nbp;七到十天种子发芽,但冻死了三批才摸索到门道。”范贤有些心疼那些种子,叹息了一声之后才说道:
“最佳时节是二月上旬育种,中旬发芽,下旬才能在正午之时开天窗晒苗,不能过久,两刻钟即可,待到三月可根据天气延长晒苗的时间。三月上旬整地,下旬便可插秧了,插秧半月之后最好能再施一遍肥,促使禾苗抽条,长势必然加速。”
说了育苗插秧的时间,他接着说道:“暖房宽五步,长十步,选种七斤,所育之苗可插秧八亩,若育一亩之苗可插秧四十余亩,稻谷如此,吾估计麦粟更多,今年只摸索出水稻育苗之法,明年必能弄清麦粟之道。”
刘襄满意的点点头,做到这一步,便可大规模推广了:“此法可记录在农书之中,单做一卷专门论述。暖房靡费如何?”
“土坯房一座,房顶要多开几个天窗,育苗期一月有半,前期煤饼消耗不小,火要日夜不停,需蜂窝煤三百余块,进入三月便降低消耗,夜间燃火即可,需蜂窝煤四、五十块。八亩水田总共消耗不足四百,现在煤饼的价钱是一钱四块,大量购买还能便宜,算上其他消耗,每亩比播种要多花十五钱。”
刘襄在心中算计,多出十五钱的成本,现在幽州的粮价在一百二十钱一石,不考虑灾荒的前提下,每亩必须比之前多产八斤粮食才能合算。
看着明显比周边田地高出一大截的禾苗。
划算!
这事干得!
“子明要多去各县考察一下,秋收之后,幽州推广水稻,能改水田的尽量改造,不能改的,看看这一季的旱田产量再说。至于暖房,可令乡中集中搭建,这样也能互相帮忙,减少农户负担,还能聚在一处取暖,降低一点成本。”
“末吏遵令。”
刘襄想推广水田不只是因为插秧技术能对抗低温,小冰河期的灾害可不只是降温,还伴随着北方旱情,南方大水。因为寒流影响,夏季的湿润季风很多都没到达北方就在南方停住脚步了,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减少,低纬度的南方反而雨水增多。
水田可以利用河流以及地下水对抗旱情,产量会更加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