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大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八章 甘奇有些心累,回到北宋当大佬,祝家大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甘奇要在雄州榷场联系到一批来自燕云的商人,这是影响燕云时局的办法之一,也是甘奇这回投资主要的回本办法。
到得必要的时候,雄州这个有大路直通辽国的边境城池,还有大用。比如收拢燕云流民等一些慈善的事情,为以后统治燕云打下民心基础。
至于燕云的流民哪里来,这个问题也简单,那就是战争。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把匪寇麻牛给养起来,趁着冬天,不断往临榆山送装备过去,不仅要送装备,还得送些人过去,把麻牛手下的那些流寇牢牢掌控在手。必要的时候,甘奇甚至准备亲自过去,比如攻城拔寨受挫的时候,甘奇就准备亲自过去坐镇了。
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一定要让燕云乱起来,一定要吸引大量的燕云军队去剿麻牛。麻牛还不能轻易就被剿灭了,还得打得有来有往,风生水起。若是能多打败几次辽国军队,那就更好不过了。
甘奇的计划,已然慢慢完备。
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让朝廷答应对辽国动兵。
这最后一个问题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就算燕云乱成了一锅粥,就算麻牛势力越来越大,大宋不能起兵去攻,辽国终究还是会慢慢把这一切都平息下来。
但是如今这个朝廷,又怎么敢与辽国妄动刀兵呢?
安逸了几十年,人人都看着眼前这一亩三分地,又有谁愿意去冒险?把整个国家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里?
几代人早已过去了,这个大宋朝开国时候的那种锐意进取早已没有了。
甘奇要回一趟汴梁,好不容易把这一切都计划好,而且还实施得差不多了,一旦开春是时候大乱起来了,抓不住这个机会,以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机会了。
所以甘奇必须回汴梁一趟,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否则甘奇就只能自己跟辽国开战了,甚至还会因为妄开战端而获罪。
把许多事情与狄青交代一下,也把雄州的知州以及兵马都总管也交代了许多事情,甘奇出发回汴梁了。
从雄州回汴梁,很快,若是以最快的速度赶路,十几天就可以回到汴梁。几十年后的女真大金,也是以这个速度进逼汴梁城的,围困大宋首都,抓走两个皇帝。
这大宋朝,真的无险可守,一败就是家国沦丧。所以,这个大宋朝,必须要拿回燕云十六州,如此才能真正安稳一些。
汴梁城,还是那个汴梁城,红墙绿瓦,歌舞升平。
知道甘奇要回来了,许多人奔走相告、喜出望外,开春又要科举了,又到了走门路的时候了。
甘奇,无疑是许多汴梁士子最容易接触到了好门路,因为认识甘奇的人太多太多,就算不认识,面熟的也不少。
所以甘奇家的门槛,在甘奇还没有到家的时候,就被许多人踩踏了无数次。
当甘奇真的回到汴梁的时候,还没有入城,竟然在汴梁城北十余里,就看到了有迎接之人。
甘奇坐在马上,还是一身戎装未蜕,远远就看到了许多儒衫打扮的文人士子。
“远处队伍如此雄壮,定然是甘先生回来了。”
“定是甘先生无疑。”
“倒也不见大车架,远远看到后面,只有一些拉东西的车架,这是怎么回事?”
“头前也不见甘先生打马,甘先生莫非是未归?”
……
这些士子一个个疑惑不解,显然是没有认出甘奇来。
直到得近前,才有人开口大喊:“头前那个打马的将军,莫不是甘先生?”
“那个一身铁甲的?”
“对,就是那人。”
“不是不是,甘先生……”
“是,那人就是甘先生,你们是没有见过甘先生披甲上阵,我可是在邕州见过的,就是他。”
“还真是。”
“甘先生当真允文允武,世间难得之英才。”
“走走走,快快上前去迎!”
众人到得近前,一个个行礼拜见。
“恭迎甘先生回京。”
“甘先生一路风尘,辛苦了。”
“甘先生为国操劳,实乃吾辈之楷模!”
甘奇看着面前这两三百号士子,笑着拱手:“有劳诸位了,回京之后,再起大宴诗会,请诸位一叙。”
人心,可用。
就是这人心,甘奇也没有想好到底该怎么用。
十里路回京,一路的奉承。
回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见皇帝,家都没有来得及回,就得赶紧去见皇帝,皇帝也在等着甘奇。
甘奇也要去把皇帝再忽悠一通,至少让皇帝对于战争不那么排斥。
脱了戎装,换成官袍,书房里的皇帝,看起来起色不太好。
也是这一年,自从赵曙登基以来,整个大宋朝到处发大水,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都在发大水。
京畿、宋、亳、陈、许、汝、蔡、唐、颍、曹、濮、济、单、濠、泗、庐、寿、楚、杭、宣、洪、鄂、施、渝等州,光化军、高邮军,大水几句把小半个大宋都淹了一遍。
赵曙也是个倒霉催的,刚一登基,就遇到这种事情,到处派人,到处赈灾。
如果不是因为甘奇去了河北边境,又去了辽国,甘奇这一年大概也就是围着水灾转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