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燕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兵困绝谷5,秦疆,河北燕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官军这边虽然大战了一场,但没有堵住农民军的突围,左光先赶到后,气得大骂这些官军不拼命,此时刘汉儒赶来了,急忙劝慰,左光先虽然脾气暴燥,但总归要给巡抚大人一些面子,终于不再骂了。
刘汉儒带来了六省总督卢象升的命令,要他们尾随着高李义军,尽可能将他们赶进陕西。
卢象升这个主意,是与孙传庭和张仪等人商议的结果。
孙传庭认为,与其让农民军四处点火,八下生烟,倒不如将他们逼入陕西,然后调集重兵,在陕西进行决战,毕其功于一役,也免得各省都不安宁。
张仪也支持这个意见,因为他知道,秦军虽然占了西安,但是毕竟是孤军奋战,没有接应,十分危险。只要高李的农民军能进陕西,双方必定联手,对抗官军。这样一来,胜面就大一些。
卢象升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眼下这些造反的农民军,以高迎祥李自成二人为首,最为凶悍强硬,死不投降,只要把他们消灭了,剩下的那些什么闯塌天,射塌天,革左诸营,都会望风而降。
于是他给四川巡抚刘汉儒下令,要他与秦良玉一起,将起义军赶进陕西。
同时卢象升还给朝庭上了一道奏折,说明他的意思。因为陕西不归他管,仍归洪承畴管辖,如果要在陕西决战,双方还要进行一些权力上的统筹。
崇祯收到了这份奏折,研究之后,也觉得这是一条好计,朝庭最怕的就是这些义军在中原大地乱冲乱撞,他们到了哪一省,哪一省就翻天覆地,搅得乌烟瘴气,不要说那里的税收收不上来,还要朝庭拨钱给那里的官吏们,以保卫府县城池。因此如果能够将反贼们聚在一处,围而歼之,实在是最好不过了。
很快,兵部的回令就下达了,同意了卢象升的作战方案,同时也给洪承畴下了一道令,要他全力配合卢象升,务必将高李逆贼歼灭于陕西。
在职务上,卢象升此时是高于洪承畴的,但是崇祯害怕洪承畴不服卢象升,毕竟洪承畴的资历要老,因此崇祯下令,起复洪承畴三边总督之职,要他先不必急着围攻西安,只等这些反贼们合兵一处时,再一同进击。
这就是为什么洪承畴没有来攻打西安的原因。
洪承畴接到圣旨,心头安定了下来。对于卢象升,他了解不太多,只知道此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爱兵如子,而且上阵时喜欢带着冲锋,虽是文官出身,却有猛将之风。却不知道此人的脾气如何,能不能与自己相处得来。
眼下他不急着进军,于是就在靖边一带驻扎下来,补充弹药火器,招募新兵,加紧训练,准备下一次的大战。
这些事情,农民军是不知道的。
李自成与刘宗敏摆脱了追兵之后,快马加鞭赶上了张献忠罗汝才二人,张罗二人一瞧他们平安归来,也很高兴,大家合兵一处,向北而来。
川陕交界之后多山地,几乎没有什么平坦的大路,因此大队人马行来,十分困难,而且大部分人都没有来过这里,方向不熟。农民军的几位掌盘子商量了一番,决定派人去找本地人当向导,好快速通过这一片山区,赶到西安城附近。
他们不能耽搁过久,因为大队官军还在尾随,相距也不过就是一天的路程。
派出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还真找到了一个樵夫,这人自称是本地人,十几年前就在山中砍柴,靠山吃山。高迎祥盘问了一番,没发现什么异常,这个人木讷的样子,确实像是久在山区的百姓。
于是高迎祥赏了他十几两银子,请他带路。樵夫一见这么多银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满口答应带路。
这次行军时,张罗二人在前,李自成杀过一场,需要休息,于是走在中间,高迎祥的人马断后,大队人马跟着向导,走进了群山之中。
向导不会骑马,张献忠在后勤队中找了匹小驴,让他骑上,与罗汝才一起跟着向导。罗汝才为人精细,没话找话地和这人谈着“老乡贵姓啊,今年贵庚啊?”
那向导笑笑“将军真是有学问,一开口咱就听不懂啊。”
张献忠道“问你叫什么,多大了?”向导道“我姓张,今年三十一了。”张献忠笑了“我也姓张,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肯定一块儿搅过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