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饺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卷 凉州 第九十六章 三喜临门,汉末小粮官,大饺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几十人嬉笑着走入后院,看到乱七八糟的一片景象,不禁有些想笑。
曹操笑道:“厚土,后院西面垫这么高的土做什么?”
王垕拉过洪烈,“来,你告诉大司马为什么。”
洪烈走到西面土坡上,正色道:“这边这高原,当然地势高。”
曹操不由得一愣,指着从“高原”上弯曲着流下的两条弯弯曲曲的小水沟道:“这两个水渠又是什么?
洪烈回答:“那是大河和大江。”
随后他跳下“青藏高原”,进入一个土坑。
“这里是益州(四川)盆地,北面的一连串山脉是秦岭。”
洪烈跨过“秦岭”,来到“黄土高原”,指着高原南侧东西两片土地,“这边是关中平原,这边是雒阳盆地。大河、大江下游水文系统太过复杂,我还没弄好,暂时只有大汉西面几个州,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弄完。桑钦的《水经》很多东西也没有写清楚,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走遍天下,好好的撰写一本新的《水经》。”
洪烈光挠着头诉说自己的困难,却没有发现曹操等人看向他的眼神已是不对。
曹操指着雒阳盆地正中那块大红石头问道:“那这里一定是长安了。”
洪烈点头,又指着大红石头北边那些小绿石头给曹老板介绍了雒阳朝廷刚刚收回的河内诸县。
曹操由衷赞道:“厚土,烈儿的聪慧与我儿曹冲不相上下,但烈儿学的才是真正的学问啊。”
王垕趁机道:“如今天下士族培养人才的方法太过缓慢,且不成系统。虽然朝廷已经有了太学,但太学毕竟是教导成人的学府,民间大量孩子都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朝廷控制的州县目前还很有限,但也应该在地方村庄上建立供小孩子读书的小学,在每个县建立一所供大一些孩子读书的中学。如此一来,过不了几代人,大汉百姓的识字率就会大为提升,到那时才会有足够的人才来研究更高深的学问,大汉也会重新强盛起来。”
曹操从未想过普及教育,他在这方面的思维还和士族没有差别,听了王垕的话有些迟疑:“厚土所说如果真的能成,大汉必文华之风盛行。但这需要多少钱财?那些孩童从小没有机会读书固然可惜,但他们全去学习学问了,家里的劳务又该如何?朝廷又去哪里寻找如此多的老师呢?”
王垕驳斥道:“不能因为一件事困难就不去做,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司隶各地都在建立折冲府,可先模仿偃师折冲府的办法,让适龄的孩子每天晚上集中学习。至于老师也好办,这次科举考试可以增加第一轮取士的人数,那些通过第一轮考试但没通过殿试的举人就任命他们为劝学官,驻派到地方上作为老师。”
曹操满意的点头:“我就知道厚土必然会有办法,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王垕领命,又道:“偃师折冲府折冲校尉(曹丕)报告,偃师的人才培养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效。但随之也发现很多不同于旧儒生的人才,他们有的精于水利,有的长于机械,还有的专研于事物的变化,共同点都是在实际操作中探寻出真理。虽然折冲校尉将这些人才发现的学问一一整理并送给太学学子学习的,但太学的学风还是偏重务虚,真正能理解这些知识的人寥寥无几。”
偃师折冲府的成功是雒阳朝廷现在最大的一个优势,曹操忧虑道:“如之奈何?”
王垕本想说知识是从小培养,想让即将展开的县学、乡学中全都以这些知识为教材。
偃师折冲府右翼都尉法正突然道:“大司马,王长史,我觉得应该建立一所类似于太学的学校,专门研究这些新学问。其中学习优秀者同样授予一定的官职,那样天下间所有人就会主动的去研究这些学问。长此以往,新学问自然能够广大的传播开来。”
霸府主簿司马懿也道:“在科举考试中也可以增加相应新学问的题目,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招募一些专业技术的人才,同样授予他们官职。如此一来,也可让天下人都去主动学习新学问。”
这个话题一下因为法正、司马懿的发言扩大开,众人三言两语的讨论起来。
徐庶认为科举可以学习察举制设立不同的科目,便于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
陈群觉得应该朝廷统一新学问的标准,最好再由朝廷印刷一批新学问的书目以供天下人学习。
荀彧则认为推广新学问还能顺便推广雕版印刷技术、和造纸技术,对扩大雒阳朝廷的影响力很有作用。
国渊则表示他有的是师兄弟能拉到新学校当老师,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接受新学问。
就连曹仁、张辽、乐进等武夫都询问新学校是不是也教导兵法,到时他们这些大老粗是不是也能混个博士、教授什么的当一当。
王垕早就愣住了,他从未想到还可以从上至下的去传播科学?
还是他相差了,因为这本就是一件对雒阳朝廷有利的事。现在东强西弱,雒阳朝廷想要在袁绍的威胁下发展壮大,就必须坚持变法,培养更多的人才。
偃师折冲府这一年多总结的经验帮助雒阳朝廷在战力上不怵任何一方势力,王垕所言的新学问更是个突破口。
再加上造纸和印刷术的趋于完善,更便宜的知识载体已经出现,雒阳朝廷完全有能力弯道超车,在二帝并立的格局下竖立雒阳才是正统的大旗。
一众人等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起来,完全将“正事”看新娘忘在一旁。
最后还是曹操见天色不早,亲自拍板新学问就叫新学,要建立一个和太学类似的学校就叫新学院,依然交给王垕主持。
虽然是新学不是科学,但王垕还是满意的答应曹操,称五年之内一定给朝廷输送数以千计的新学人才。
时间不早,曹操赶紧带着一大帮官员离开,他们要赶往夏侯惇家继续吃、喝、观礼。
这帮家伙虽然都送了礼,但也不白来,一个个该拿拿、该带带,就没有一个空手的,就连曹操都命许褚扛了一个卤猪头回去,说要给孩子补补身体。
吉时将至,王垕命王二柱去路口打探,自己转入后堂,摸进了王雪娘的房间。
“妹子,妹子。”
王雪娘还在枯坐,她一直没吃东西,饿的正有点发昏,看到王垕来了想去迎接但全身无力一时没站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